提要
债务危机的风险正在扩散,首当其冲的是银行业。欧洲经济2012年预计将衰退0.1%,如果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得不到有效遏制,衰退幅度可能进一步加大。
新年伊始,人们往往憧憬未来,但在债务危机阴影下,2012对于欧洲人来讲似乎有点不堪设想,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所言,2012将是欧洲“艰难的一年”。
毫无疑问,债务危机是近两年欧洲经济的主旋律,进入2012,危机仍看不出将会有好转的迹象。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相关讨论已经很多,有两个办法被公认为能够有效化解危机:一是发行欧元区共同债券,直接缓解债务国融资压力;二是欧洲央行执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但由于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德国的坚决反对,这两种选择都不会成为现实。
在这一背景下,欧洲各国经过争吵、协商、妥协,给医治危机开出的药方是打造“财政联盟”。在去年12月9日的欧盟峰会后,这一思路已经非常清晰。但“财政联盟”并不能解决债务危机:一方面,当前欧洲所推动的并非是真正的“财政联盟”,其实质是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财政纪律监督,并没有实现欧元区内成员国间的转移支付,财政收入仍然归成员国所有,预算支出也用于各国自身,这意味着一个国家不会为另一国背债,债务国最终还是要自己偿还债务。另一方面,欧洲打造“财政联盟”不会一帆风顺。欧洲人规划的“财政联盟”事实上是要以德国为模板,对其他国家进行改造。但一个国家适用的经济模式取决于本国的地理、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欧洲国家虽然相似,但彼此仍有许多不同,其他国家套用德国模式能否适应还是未知数。此外,英国拒绝加入不仅加大欧盟内部矛盾,而且为将来相关条约的落实带来法律上的困难,“财政联盟”前景面临诸多变数,即便成功,也将颇费时日。欧洲要凭借“财政联盟”化解危机无异于“画饼充饥”,市场很难认可。
1月13日,标普同时下调欧元区9个国家的评级,尤其是法国AAA评级“保卫战”失败,无疑给欧洲的2012敲响警钟。根据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近日公布的数字,欧元区国家2012年大约需要融资2万亿欧元,压力巨大。欧元区国家评级遭“集体下调”不仅直接加大相关国家融资难度,更为严重的是,这还削弱了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信用。目前,EFSF是欧元区应对债务危机的“防火墙”,但其自身并无资金,而是以欧元区信用为担保,从市场融资。标普下调欧元区国家信用评级后,欧元区17国仅有4个国家还有AAA评级。1月16日,标准普尔又将EFSF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对于欧洲来讲更是雪上加霜。
希腊是欧债危机的“始作俑者”,2012年可能再次成为债务危机恶化的“排头兵”。关于希腊债务重组的谈判已经陷入僵局,如果谈判最终失败,希腊将出现“无序违约”,无疑将重击金融市场。即便谈判成功,希腊政府与债权人就削减债务达成一致,但这也改变了偿还债务条件,严格来讲也构成违约。无论如何,希腊债务已不可持续,2012年恐将成为二战后第一个出现主权债务违约的发达国家。
债务危机的风险正在扩散,首当其冲的是银行业。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欧洲银行业因持有大量华尔街“有毒资产”而遭受巨额损失,至今未消化,再加上当前主权债务风险,银行业的流动性紧缩已经非常严重,2011年12月欧洲央行不得不向银行提供3年期总金额达4890亿欧元的再融资支持。债务风险与银行风险的叠加势必打击投资者信心,冲击实体经济。回顾2011年的四个季度,欧元区经济每况愈下,2012年很可能陷入停滞甚至衰退。法国科法斯集团1月16日发布的报告认为,欧洲经济2012年预计将衰退0.1%,如果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得不到有效遏制,衰退幅度可能进一步加大。
欧盟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其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势必波及全球。美欧经济与金融联系紧密,2008年华尔街爆发金融危机后迅速跨过大西洋蔓延至欧洲,如今欧债危机如演变成金融危机,势必“回传”美国,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曾表示,“美国经济的最大风险在欧洲”。当前新兴经济体虽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普遍对国际市场依赖严重,美欧经济低迷势必拖累新兴经济体发展,影响全球复苏。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