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八”上开展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让“蛟龙号”实现贴近海底稳定自动巡航和精确悬停定位、建成世界首座千伏级超导变电站并投入工程示范运行……这一年,几乎在我国每一项重大科技项目与成果中,中国科学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天,中科院2012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的报告引起参会者议论:未来一年,中科院将推出一系列新举措,继续努力成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者”。
“一三五”规划:避免重复布局和同质竞争
“我数了一下,大概有三十几个所都把生物质能源列为重点研究方向。当然不同的所研究的侧重不同,但其中会不会有重复的呢?我看也难免。”白春礼说,“一三五”规划旨在“凝炼目标、明确重点、优化布局”,突出中科院的特色、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避免重复布局和同质化竞争。
“一三五”指的是“一个定位、三个重大突破、五个重点培育方向”,这要求中国科学院各个研究所明确主要研究领域、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明确在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或机构中要达到的地位;凝练出明确未来5年有望作出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创新贡献;部署体现研究特色、有望成为未来竞争优势和重大突破的方向。
围绕这一规划实施,中科院将开始包括资源配置、评价体系等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比如将院级科技创新经费的30%和“百人计划”指标的70%直接配置到研究所,提高基本运行费比例等。
白春礼表示,中科院将组织国内外高水平同行专家和用户专家,对研究所“一三五”进展情况进行诊断评估。预计到2015年,中科院将参照“重大突破”的参考标准,结合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情况,结合“一三五”专家诊断评估意见和关键指标年度监测,对研究所任务书完成情况进行验收,重点验收“重大突破”目标完成情况。验收结果将作为中科院对研究所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
改革评价体系:以重大产出为导向
“建立重大产出导向的研究所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诊断作用和衡量作用,建立‘两个环节一个基础’构成的重大产出导向的研究所评价体系。”白春礼的话音未落,台下已开始议论纷纷。
改变论文导向和资源导向,发挥同行评议作用,减少过程性和管理性评估——中科院无疑将对评价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记者从中科院了解到,1997年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之前,中科院论文引用率在1%以上的,只有7篇。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之后,大概每隔两三年就会实现一次数量上的飞跃。到现在,引用在1%以上的论文每年有500多篇。中科院的发展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原有的评价体系已不再适合,必须进行改革。
比如在先导专项的评估中,中科院提出针对国家稳定支持的B类专项,根据不同性质工作建立稳定支持与竞争择优的合适比例,给予科研自主选择和发展空间,保证充裕的科研时间,降低评估频次,严格考评和退出机制。而在“一三五”规划的评估中,国内外高水平同行专家和用户专家的评价或许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评价体系改革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人员管理、资源配置等,也包括很多细节。具体的实施规划将在广泛征求意见后,再制定实施。通过评价体系的改革,将有利于把科技工作者从各种表格和频繁的考评中解放出来,实现确保一线科研人员4/5时间用于科研的目标。
明确突破方向:集中优势力量干大事
白春礼介绍说,中科院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空间科学、载人航天与月球探测工程科技任务、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等15项重大科技任务和若干项国防科技创新重大任务。
在基础研究领域,中科院将力争在铁基超导,量子科学、拓扑绝缘体、数学与交叉科学、分子科学与可持续化学、纳米生物医学、新粒子发现和河内巡天等方面取得重大科学原创,形成新的领域和学科前沿。同时,高水平建成一批大科学基础设施,为科学原创和核心技术突破提供支撑。
在战略高技术领域,高性能碳纤维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先进低成本医疗仪器设备、先进机器人技术、电动车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等榜上有名。白春礼表示,将在这些方面“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重大突破,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带动相关产业跨越发展。”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一直是国际学界的热点和焦点领域。中科院将力争在器官发育与调控,重大疾病机理与诊疗,动植物生长发育,超级品种设计与培育,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神经、脑、认知与心理,重要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生物多样性起源与维持机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理论突破和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突破重大关键技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克拉通破坏过程与机制、青藏高原古高度相关研究一直是我国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特色之一,“十二五”期间,中科院将努力在这些方面取得原创性重大产出。同时,在碳收支、深部资源探测的地球物理装备研制、全大气层探测、油气勘探地震数据处理技术、海洋生物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或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本报北京1月16日电 本报记者 齐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