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6日 星期一

    艺坛杂议

    贺岁片要踩准时代脉搏

    赵 军 《 光明日报 》( 2012年01月16日   14 版)

        2011年的贺岁档期没有符合希望的成绩,原因很多,有人分析道,《失恋33天》出来后,今年贺岁档的成绩就已经没有悬念了。

        记得贺岁档有两个重要的起始,一个是成龙的喜剧动作大片,一个是冯小刚的小成本幽默喜剧。当年这两种贺岁片表现的都是社会生活的热点话题。成龙动作大片亦庄亦谐,代表了新时期中国人面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欢乐,而小刚的幽默喜剧则富有内涵地表达了更深的情怀。尤其是社会转型期中国百姓的希望与焦虑混杂的内心。贺岁片也许最怕的是踩不准时代的脉搏。

        2011年最大收获是《失恋33天》的成功,这是在所有大导演埋头苦干准备大片的关键时刻突然冒出来的冷幽默喜剧电影。贺岁档自有它的规律,只有代表了当下人们深刻的思想和关注的题材才能进入这个档期。《失恋33天》正好有这种特征。

        冯小刚的影片有很强的去旧迎新特色,而且往往纠结着人们当下流行的感受和期盼,它们成为贺岁片很自然。然而,这些年我们也看到一些没有刻意打扮成贺岁片的影片,因为同样结合了人们的生活感受,在贺岁档期上映也很受观众欢迎,比如《武林外传》等。   

        很多社会深刻话题上不了春晚,春晚也容纳不下太多丰富的话题,贺岁片就成了人们的新期待。这个世界活跃着太多的话题,但艺术好像沉寂了,所以今天的电影没有给我们太多的精彩。如果说某一年贺岁档不给力了,我想问题就出在这一年的影片找不到时代的焦点了。

        自然,不用在此开一个清单,描述什么是属于这个时代,什么又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焦点,这是电影人应该具有的敏感。关于拆迁,反贪,结婚与离婚,找工作难,微博上热议的一切,这一切背后的心态都是这个时代所拥有的。不要以为选择这些题材就一定是负面的,恰恰在这些题材中能找得到人心的向背,能找得到善良。比如《疯狂的石头》,涉及到工厂土地转让,工人下岗,但影片讽刺与批判了利益集团,弘扬了工人们的正义。《人在囧途》也一样,表面写了穷富悬殊,但全片看完就是一部讴歌真善美的电影。

        曾经有过几年,银幕贺岁片每逢档期到了,一定蜂拥而至,这几年,用大片代替贺岁片抢占档期资源的情况越来越多。大片自然不能代替贺岁片,尤其是那些与社会现实无关的。

        中国电影的贺岁档要真的繁荣起来必须提倡牢牢把握时代脉搏、认真研究社会心态。生活很丰富,电影应该更丰富,因为电影是艺术,艺术就是想象力的天堂。真正的想象力源于时代脉搏,这一点不容置疑。

        (作者为著名电影发行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