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6日 星期一

    献计献策20

    加强感性素养教育 提高全民族审美水平

    叶小纲(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 《 光明日报 》( 2012年01月16日   02 版)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到要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发挥文化和科技的相互促进作用。科学和艺术,是人类非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杰出体现,它们造就了人类文明。审美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审美化是当今时代文明最重要的标志。

        科学创新犹如走林中路,创新始于路的尽头,只有发挥人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通过理性逻辑思维进行探索,才能开辟科学创新之路。对艺术家而言,想象是创作方式,发挥形象思维能力,用掌握的技能和理性思维进行加工,最后创造出可以与人沟通、与人分享的艺术品。

        iPhone2007年推出后,仅下半年就占据了美国智能手机1/4的市场份额;2011年已经占据美国33%的市场份额,一个季度全球销售数量高达1600多万台。iPhone赢就赢在艺术素养上,其操作方式、内容呈现方式和结构造型,从视觉、听觉、触觉多方位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实现了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乔布斯的成功绝非偶然,他的理念与他的精神追求有关。可以说,iPhone的胜利是技术和审美共同的胜利。

        我国最缺乏的是“创造型杰出人才”。例如,民用科技已深入生活的各个角落,但中国的民用科技文化并不发达。中国几千所高校,每年培养数百万名毕业生,至今还未培养出大师级创造型人才。我们当代教育的制度设计亟待改进。

        对于审美、教育与创造之间的联系,钱学森先生给了提示:创新需要大跨度形象思维。首要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感性素质。感性素养培养和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中较少涉及的重要内容,对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缺少感性素养培养与考察。科学技术现在已不是科学家个人的事,科技与审美完美结合的产品才能在当今消费市场中具有强劲的竞争力。

        想象是科学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国民的科学与文化水平决定国家的精神品格。创新能力是民族科学与文化发展进步的灵魂,更是我们国家发展最需要的基础文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科学与文化的共同强盛,才是我们国家真正的强盛。

        产业是壳,是表象,而文化才是核,是精髓。文化产业能走多远,最终取决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对美的认识和定位。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审美水平是重要步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领导干部的审美水平也是加强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

        审美能力对生活很重要,也是工作质量的必要基础。提高全民族的审美素养,是我们社会的大课题。我们要善于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比如美国电影产业,其管理者、具体从业人员的审美、艺术水平都较高,所以能够高水平发展,表现出人类对未来不可遏制的想象力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层审视。 

        (本报记者单三娅、通讯员张芃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