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与民意代表两项选举结果揭晓。马英九以689万多票、51.6%的得票率获得连任。在台湾民意机构总共113个席次中,国民党获64席,民进党、台联党、亲民党、无党团结联盟、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者分别获40席、3席、3席、2席和1席。蔡英文在败选后宣布辞去民进党主席职务。这一结果决定未来四年台湾政局走向,也将对两岸关系发展前景产生重要影响。
两岸关系积极影响显著增强
此次台湾选举第一次在近四年来两岸关系大幅改善的背景下举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面影响充分显现。
近四年来,两岸建立了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互信,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共同基础上恢复协商,实现了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推动两岸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作出一系列两岸交往的制度化安排,给两岸民众尤其是台湾同胞带来越来越多的实际利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到岛内主流民意的普遍支持,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
在这次选举中,国民党大力宣传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成果特别是经济合作的红利,持续质疑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否认“九二共识”如何维持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引起岛内各界的共鸣。承不承认体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成为贯穿竞选过程的主要议题和国、民两党及其候选人攻防的焦点。马英九在大陆政策上的优势突出,占据了主动和有利地位。
随着选战的激烈,选情持续胶着,岛内民众担心两岸协商中断和两岸关系再陷紧张的情绪随之上升。台湾各界代表性人士以及一大批重量级企业家接连通过各种方式公开表达支持认同“九二共识”,希望两岸关系继续和平稳定发展的愿望。近年来从两岸交流合作中受益的台湾中小企业和广大基层民众也纷纷表达不希望失去两岸“和平红利”的强烈心声,形成一股强大的民意潮流。
民进党迫于两岸关系现实和台湾民意的压力,在此次选举中改变了长期以来负面操作两岸议题的惯常做法,采取了淡化“台独”诉求,调整某些两岸政策论述的策略,以宣称如上台会接受两岸协议、保持两岸关系稳定的说辞,试图让民众相信其“上台无害”。但是,蔡英文一再否定“九二共识”,不愿放弃“一边一国”的分裂立场,难以消除民众的疑虑和不安,虽声势看涨终无法胜选。
从此次选举过程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从“概念”变为现实,影响到台湾社会各个阶层,与民生经济紧密结合,为台湾民众所认同。
台岛内外因素综合激荡
这次选举是台湾内部事务,除了两岸关系积极影响之外,也注入了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考虑和情感投射。与2008年相比,马英九此次得票下降,国民党民意代表席位明显减少。岛内外各种分析认为,这反映了台湾内部的复杂矛盾。
马英九执政以来,借助两岸经济合作,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台湾经济实现V形反弹,2010年出现恢复性的高速增长,选前总体形势尚好。但是,由于台湾经济已停滞十年,行业复苏不均,贫富差距难以缩小,失业率居高不下,一般大众薪资水平停滞不前,加上民进党的攻击炒作,所谓“无感复苏”、“新贫阶级”等导致民众疑虑上升。2009年以后马英九被贴上“无能”标签,声望大幅下滑,国民党在多场局部性选举中接连受挫。同时,马英九推动国民党改革转型,引起党内严重不适和多方反弹,削弱了选举动员能力。这都是马英九此次陷入苦战的主因。
与此同时,民进党在2008年败选后加紧进行内部整合,推出蔡英文出任党主席带动政党转型,力图与陈水扁贪腐形象切割,较快站稳了脚跟,在一系列局部性选举中频频得手,蔡英文个人也因此累积较高人气,逐步形成挑战马英九之势。在此次选举中,民进党回避两岸关系议题,软化“台独”调门,把选战主轴锁定在公共政策与民生议题上,炒作台湾贫富差距问题,标榜自己代表中下阶层利益,大力争取中间选民支持,使选情保持较高声势,但终究败在民众对其大陆政策和清廉执政的不信任上。
此外,曾经与连战搭配竞选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不再与国民党联合,单独参选。在马、宋及国、亲相同的背景下,宋的参选冲击了泛蓝团结的局面,也降低了马英九的得票率。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瞻
此次台湾选举从过程到结果都显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得到了广大台湾同胞的支持。岛内任何人、任何政党只有顺应这一潮流,才能获得认同和支持。
这次选举结果为两岸关系继续和平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展望未来,只要两岸双方不断巩固和增强既有的政治互信基础,两岸协商就能开辟更广阔的前景,两岸交流合作将会取得新的进展,更好地造福两岸同胞。同时也应看到,台湾局势依然错综复杂,“台独”势力还会阻挠两岸关系发展,化解两岸之间长期存在的固有矛盾和分歧尚需时日,两岸民众共同利益和情感的联结有待加强。两岸关系的前途掌握在两岸同胞手中。两岸同胞要不断巩固和加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意基础,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更加光明的前景,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