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5日 星期日

    文化强市百城行26

    抚顺:塑城市精神有实招

    《 光明日报 》( 2012年01月15日   04 版)
    文化地标·清永陵
    抚顺雷锋纪念馆
    广场文化吸引群众

        ■抚顺市委书记刘强: 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文化强市。

        ■抚顺市市长王桂芬: 坚持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重,文化繁荣与文化惠民同步。

        主持人语

        一个城市的美丽,不仅美在外表,更美在内心。这“心”,即文化底蕴,即城市精神。通过文化建设和投入,唤醒城市文化潜力,开掘城市文化资源,进而提升城市精神,使群众尽得文化阳光雨露,与城市发展共荣焉。而这,正是辽宁省抚顺市文化强市实践所告诉我们的。今天,光明日报《文化强市百城行》专栏带您走进抚顺。

        ——栏目主持人 杨 亮

        即将到来的龙年春节,辽宁省抚顺市将举办三场“百姓春晚”。可即便如此,当晚会导演组面对1900多支群众文艺队伍,为百姓春晚舞台准备的众多“拿手好戏”时,也是既兴奋又为难。

        “百姓春晚”节目遴选门庭若市,只是抚顺市公益文化事业繁荣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抚顺市把“真金白银”投给了公益文化事业发展,让人民群众真正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文化设施建设 让群众真受益

        新建成的人民广场每天吸引万余人来跳健身舞、吉特巴舞、放风筝、引吭高歌、舞太极扇……仅去年,抚顺市就投入十几亿元,在可以盖五星级宾馆的繁华好地段兴建了人民广场、月牙岛生态公园、十里滨河公园,改造了高尔山公园等十一个大型群众文体活动场所。目前全市拥有市、县区级大型文化广场19个,乡镇、社区级文化广场743个。全市大大小小的文化广场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主题。年均2200场次的演出频率,参与演职员6万余人次,现场观众达百万人次,这里成了最受欢迎的群众文化场所。

        同时,即将竣工的抚顺剧院,正在建设的群众艺术馆、朝鲜族文化馆、青少年宫,已经决定建设的文化中心、妇女活动中心、博物馆、美术馆,与正在免费开放的雷锋纪念馆、图书馆、平顶山遗骨馆、煤精琥珀博物馆、煤炭博物馆等场馆,又为抚顺公益文化建设打造出一张张厚重的名片。

        全市47个乡镇都建有标准的文化站,950个村和社区中665个建有文化室,614个行政村都建有图书室。清原县还大气魄地建设了150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每年放映8000余场,电子阅览室已普及到乡镇。学校的操场、企事业的会议室、剧场和健身房都向市民开放。从市政府开始,拆除围墙,就是为了给群众腾出唱歌跳舞的空间。

        群众自发演出 你唱罢我登场

        抚顺人爱唱歌、爱跳舞。去年7月1日在抚顺人民广场举行的“红诗红歌,唱响抚顺”群众歌咏大会开幕式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当天,市委书记和市长与万余市民共同引吭高歌,人民广场成为歌声的海洋。从此,群众歌咏盛会遍布全市城乡,仅人民广场就有18场演出,全市共有3000余场演出、90万人次参与。

        在抚顺,元宵节秧歌大赛已连续举办了14届,许多农村青年,只有参加了秧歌赛才会出门打工。新宾满族自治县大琵琶村的村民更是将秧歌扭出了名堂,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要扭到正月十五。去年春节,国家文化部的专家专程来这里看秧歌过大年。在专家眼里,这已成为新民俗。

        抚顺市坚持举办新满族国际风情旅游节、读书节、百姓春晚、群众文化节、秧歌节、优秀团队擂台赛、集体舞大赛、青年歌手大赛、少儿才艺大赛等品牌活动,建立了十个特色群众文化基地和十个文化示范广场,命名了百个特色文化项目和百姓群众之星,推出了千场精品演出和千只优秀群众文化团队,想尽办法让全市人民唱起来、舞起来、乐起来。

        在政府扶植下,品牌群众文化队伍脱颖而出。八旗风艺术团、浑河情艺术团、燕之声合唱团等,成为这些高水平群众文艺队伍的翘楚。曾经代表辽宁省参加世博会的八旗风艺术团,前年春节又随省长赴台湾参加辽宁台湾文化经贸交流。燕之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先后参加了央视“歌声飘过30年”、“歌声飘过60年”的演出,获群众文化最高奖——群星奖,先后有五十多个孩子考上国家级艺术院校,甚至走上国际舞台。

        文化融进生活 遍地都是舞台

        走下舞台,抚顺文化活动走进群众生活,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年端午节,抚顺市都举办朝鲜族民俗节,万余名朝鲜族同胞载歌载舞;“迎国庆、爱家乡”月牙岛游园周活动;劳动节,走进工厂;建军节、春节,与子弟兵团聚;中秋节走进福利院、敬老院、残疾人中间,甚至走进殡仪馆,群众文化在抚顺遍地开花。

        新抚区“邻居文化节”、顺城区的“采摘旅游文化节”、望花区的雷锋纪念节庆系列活动、东洲区的棚改社区文化节、新宾县的旅游文化节、清原县的漂流竞技节等一批有特色的节庆活动,促进了当地文化与经济、旅游的互动,促进了各县区文明和谐发展。 

        在图书馆,读书节等20多项文化服务多年坚持,去年第四届读书节50多万群众积极参与。

        专业院团辅导 播撒文艺火种

        面对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渴求,抚顺市的文化主管部门和专业团体深入基层,开展文化“四送”活动。抚顺市组织市、县文化专业干部到北京、沈阳、南京、武汉……观摩、培训,再通过“十、百、千”工程,惠及基层的群众。每年组织10次培训班,每次培训100人,每年培训1000人以上。培训内容宽泛而实用,像播撒种子一样,全市群众文化活动水平迅速提高。

        专业剧团的文化大篷车走遍了抚顺角角落落。为了保证一天三四场的演出量,他们下半夜两点就出发。同时,为了让群众文化活动更有声有色,连续十多年,政府都免费送演出服、乐器、音响等文化设备。 

        抚顺,通过公益文化建设,通过文化惠民工程,让人民群众在文化的润泽中,找到精神家园。

        图片提供:毕玉才 刘勇 李允

        本报记者 毕玉才 特约记者 刘 勇 本报通讯员 李 允

        专家点评

        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

        抚顺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是一个有分量的文化城市。抚顺市委、市政府对文化高度重视,文艺人才精英辈出。抚顺的话剧创作精品很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有地位和影响的。抚顺的文化题材较多,为今后精品打造奠定了良好基础。

        城市文化名片

        ■雷锋精神故乡

        ■满清文化发祥地

        ■中国煤都,浓厚的城市工业文化

        ■多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煤精、琥珀雕刻之乡

        数字链接

        ■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馆藏国家一级文物20件,二级文物200余件。

       ■2011年全年开展基层群众文化达3000余场,参加人数超120万人次。

       ■拥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3项。

       ■全年农村电影放映8000余场,为城市农民工放映电影1000余场。

        本栏编辑 杨 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