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4日 星期六

    净化网络语言系列报道⑤

    莫让网络成为语言暴力的温床

    作者:光明网记者 张 薇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4日 06版)

        近年来,由网络语言暴力引发不良后果的事件层出不穷,网络时代的“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令人不寒而栗。网络语言暴力的泛滥严重损害了新媒体的公信力。就此话题,记者采访了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欲晓。

        李欲晓认为,网络语言暴力问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网络谣言、网络人身攻击等,与网络发展历程及特性密切相关。网络出现以前,信息发布与传播基本上是单向的,人们的信息交流手段比较单一,信息沟通平台往往处于可以确认的通信状态。因为是在有限空间里进行交流,人们往往会顾虑交流对象的感受。而网络出现以后,从有限空间变成了开放空间,匿名、互动的方式使得人们放松了“说话要负责”的意识。人们在享受网络自由便利的同时,对在开放空间中如何发言、确认责任、形成规范产生诸多不适应,容易将网络变成个人声音的放大器、情绪宣泄的工具。

        针对近期网上连续发生多起谣言传播,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李欲晓表示,这严重损害了我国互联网的形象与公信力,其产生原因也是多样的:

        首先,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定,改变了传统话语权的实现方式,使信息的传播走向平面化。与此同时,我们却缺乏对网络信息发布规则的限定、对网络信息传播者的规范、对发布失实信息责任的追究。网络在飞速发展,我们的整个社会却没有很好地适应。此外,也与我们普遍存在的道德缺失、信仰缺失、行为规范缺失有关。

        第二,面对网络这样的开放式平台,人们对信息的识别能力、判断能力还不够。网友普遍缺乏提高识别能力、增强信息判断力、了解信息发布规则等训练。我国网民数量庞大,一些网民对事件本身没有控制力,遇事容易朝较为担忧的方面考虑,这是一种正常心理,因此网络谣言的传播在网民中有市场。

        第三,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改革发展过程中有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不可避免产生矛盾,网络容易成为网友情绪发泄的手段。此外,有些管理部门对网络环境还不适应,对涉及公众利益的突发性事件不能第一时间在网络上辟谣,在舆情处理上缺乏职业训练和认识,使得公众对事实理解有出入,导致谣言的发酵和持续传播。

        如何抵制网络语言暴力?李欲晓建议,首先广大网民要增强识别能力,强化责任意识,及时核对网络信息来源,不信谣、不传谣、不借机人身攻击。其次需要广大网络运营商加强对用户行为的引导和规范,加强自我约束,防止网络语言暴力肆意传播。第三,要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网络管理机制,形成网络行为规范。第四,政府部门要确保政务公开的渠道透明、畅通,与网络空间信息传播机制相匹配,对热点类事件及时回应,发布信息,有效处置,正本清源,铲除网络谣言滋生的土壤。第五,网民可以通过专门的社会组织或社会机构帮助进一步了解网络信息。

        李欲晓认为,在不断推进中国公民社会成熟的过程中,网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络语言暴力现象是网络发展的必经阶段,我们不需要因此逃离网络,而要通过网络文化建设、理性精神培养、法律政策规范、舆论引导等多种途径,限制或消除网络语言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达到净化网络环境的目的。

        “网络好比一面镜子,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问题也不一样。这面镜子不是平面镜,部分地方会有凹凸,信息观点在这里发散、会聚,那么对于照镜子的人来说,需要明白自己想从中看到什么。”采访的最后,李欲晓意味深长地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