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4日 星期六

    新春走基层·回家5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4日 03版)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王家湾线路车间的工人仍能以苦为乐。
    本报通讯员 白勇摄
    南靖客家土楼——和贵楼内,独居老人简奶奶说起政府每月给她送来的一百元“两女户”补助,连声叫“好”,还竖起了大拇指。 本报记者 邱玥摄

        桑干河畔一群人

        ——电煤运输随访记之五

        本报记者陈恒 历经四天五夜,一路追踪报道电煤运输,从矿井到车站,从编组站到千里大秦线。回到北京后,很多场景仍仍历历在目。特别是有这样一群平凡的人一直让我不能忘怀。正是他们的坚守和付出,为电煤变成温暖和光明保驾护航。

        1月9日中午,记者从大同出发,在盘山路上走了几个小时,下午4点才来到王家湾。坐落在桑干河畔的王家湾线路车间,担负着大秦线最艰难地段52公里线路的维修任务。

        王家湾负责的线路设备,包括10座半隧道、20座桥梁,隧道桥梁占线路总长的82%,维修工作难度很大。王家湾线路车间主任阮小五说:“隧道里大型设备进不去,只能靠我们64个职工通过人力来维护。在里边得随时注意躲车,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列车呼啸而过,春节高峰时段间隔只有5分钟,这样一个隧道走下来得五六个小时。”

        王家湾条件真的很艰苦,下辖的4个工区,都坐落在偏僻山区,交通通讯不便,几乎与世隔绝。阮小五告诉记者,从王家湾到大同,100多公里的路,要倒3次汽车、1次火车,单程就要11个小时。“工区伙食团买菜买粮,都要到二三十公里外的村镇。要是夏天遇到洪水阻断、冬天遇到大雪封山,那就得断炊。”

        走进职工宿舍,记者发现屋里面的暖气片冰凉,就问道:“是暖气坏了吗?”阮小五不好意思地说:“到夜里再烧,能省不少煤呢!”

        烧煤节省,可工作却丝毫不能“节省”。大同工务段党委副书记宋浩感慨道:“越临近春节,运煤量越大,线路就越得加强维护,我们车间的职工就越忙、越苦。”

        见到王进时,他刚从隧道里钻出来,一脸煤黑,咧嘴笑时,一口白牙。王进是线路车间下辖的河南寺工区工长,2002年转业来到王家湾,一干就是10年。他所在的河南寺工区,处在群山环绕之中,在冬天,每天只能见到两个小时的太阳,大部分时间都在阴冷的包围中。“经常口罩外都结冰透不过气来,嘴巴下边全是冰碴。”王进说。但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河南寺工区实现了连续二十多年的安全生产无事故。

        在这64名职工中,有13人是当年的铁道兵,他们修完铁路后就留了下来,已经在这儿守了二十多年。他们中有许多职工家在外地,最远的一位家在云南。54岁的占更江就是其中一个,占更江妻子孩子都在山东聊城,二十多年来,年迈的父亲、患子宫癌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全靠自己的弟弟和妻子的姐姐抚养照顾。占更江曾连续四年没回家过年,“春节回不去是经常有的事,这里工作忙,少了一个人都有可能出问题!”占更江说。

        在王家湾,有七成的职工在这样环境下工作超过15年。王家湾的职工们,就是带着一种信念,做到了“扎根桑干河畔,奉献大秦铁路”。

        桑干河畔这群人就是如此,质朴、坚守,保障千里大秦线,保障千家万户的温暖光明……

        (本报北京1月13日电)

        动车盒饭是这么做的

        本报记者焦健 1月12日记者来到北京动车餐饮制作基地,了解了动车盒饭的制作、包装、配送、上车直到送到旅客手中的全过程。

        在G107次列车上,旅客王先生花15元买了份盒饭,虽然觉得口味不错,可与记者谈起前不久网络上热炒的动车盒饭质量问题,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高铁盒饭到底是如何加工的,质量如何保证?带着和王先生一样的疑问,记者1月12日探访了北京动车餐饮加工配送基地,了解一份高铁盒饭制作、包装、冷藏、上车直至送到旅客手上的全过程。

        进入配餐厂房前,记者需要“全副武装”——白大褂、帽子、口罩、鞋套,一个也不能少,武装完毕之后,还要过“风淋房”再次消毒。即便这样,也不能近距离接触饭菜,记者被要求只能在走廊里隔着玻璃观看。

        在热厨生产间里,记者看到各式炒锅,有燃气炒锅、蒸汽炒锅、搅拌燃气炒锅,早上5点就来上班的大厨们正在忙碌着。“一口大锅可以炒300公斤菜,能装200余份盒饭。”京铁列车服务公司党支部书记朱永茂告诉记者。

        生产基地有两条米饭生产线,洗米、蒸煮、打冷、打散、切块、包装,所有操作都是自动化进行。一盒包括350克菜和300克米饭、保质期为72小时的盒饭便做好了。

        做好的盒饭被装箱、启运,于次日0点送至北京南站的分拨中心,再从5点开始分批配送上车,全程不超过12个小时,保证旅客在列车上吃到的盒饭都是新鲜的。而超过保质期的盒饭,则要全部贴上报废标签后送回生产基地进行统一销毁。

        春运启动后,配餐基地每天制作盒饭的数量由8500盒增加到1.5万盒。G107次列车餐务长康金燕告诉记者,他们每天大约运一百份盒饭上车,基本都能卖完,最受欢迎的是30元套餐,以两荤一素的菜为主。但为了满足各阶层消费者需要,15元的低价套餐也保证在配送量的30%以上。  (本报北京1月13日电)

        和贵楼里的乡亲

        本报记者邱玥 11日,中国农大学生简林强回到家乡,但并没有就此歇脚,他还有一个社会调研项目要做。13日,他走进让家乡人引以为豪的客家土楼——和贵楼了解家乡近年的变化。

        1月13日,是中国农业大学大二学生简林强春节返家的第二天。今年寒假,除了回福建漳州老家过年,简林强还参加了一个由中央党校组织的社会调研项目,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乡近30年的变化。

        简林强的舅舅家是他完成问卷的第一站。舅舅是村里的茶叶种植加工户,一进家门,他就热情地把大家拉进一间20来平方米的小作坊,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茶叶加工机械。“过去加工茶叶靠人力,打散、摇称全靠手工,现在有了机器,又快又省力。”他指着一台绿色机器向记者介绍,“这台今年新买的打散机,国家补贴200元,只花了2600元。”

        谈起今年的收入,简舅舅说,现在茶农的市场观念增强了,把眼光投向旅游零售。“像铁观音,一斤可以卖到300多元。还有各种家乡特产,像甘蔗、梅子都拿到土楼去卖,游客一多,年收入至少多了一两万元。银行还给提供小额农业贷款,只要3人联保就能贷到1万块钱。”

        走进简林强舅舅所说的土楼,漳州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的客家土楼——和贵楼,一张张笑脸,一句句客家问候,大红灯笼挂满了庭院,新春福字贴上了门窗。这座建于清代雍正十年的土楼是南靖县最高的方形土楼,一共五层,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最早为军事防御和群居防盗而建,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

        “我们土楼的过年习俗很多,腊月二十四送众神上天;除夕守夜、围炉;大年初一贺正;正月初四神明落地;正月十五换新灯……”今年58岁的和贵楼楼长简良发说,自从1999年得知福建土楼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那一天起,他决定从城市回到农村,在和贵楼当起了土楼讲解员。10多年,他已为中外游客提供义务讲解近4万场。

        “2008年申遗成功后,这里每天最多可以接待上万游客。过去年轻人都向外走,现在半数以上都回归土楼从事旅游产业,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简良发笑呵呵地说。这位默默守护土楼的农民导游,日复一日,用他洪亮的声音向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游客诉说着土楼的历史、土楼的文化、土楼的故事。

        住在一楼的小张今年26岁,2008年从福建省闽江学院毕业,辞去福建省美术馆的工作回到家乡当起了手工绘画家。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里挂满了他的各种绘画作品,这当中当然以土楼为主题的油画居多。平均1幅1万元左右,最贵的一幅土楼风景油画能卖到10万元,一个月能卖三、四幅。问及回乡创业的初衷,小张告诉记者,一是为了旅游业带动的商机,二是真心地想帮家乡做宣传。

        沿着木制扶梯而上,土楼仍住着不少人家,洗衣做菜,充满着生活气息。在三层的拐角处,记者见到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一打听才知道,老奶奶也姓简,今年87岁了。两个女儿嫁到了邻村,本想把老人接到养老院,但简奶奶舍不得祖祖辈辈生活的土楼,常年独居在此。“我喜欢住在土楼,这里人多热闹,互相也有个照应。政府对我很好,每个月还给我100元补助。”简奶奶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

        和贵楼,顾名思义,是劝世人弘扬以和为贵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楼如其名,在高速变化潮流中,它显得异常祥和、安宁、沉稳。在这里,几千年来的古老客家文化,被融合到现代人生活当中,二者和谐地结合了起来。

        “这次回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家乡的人们对生活的满足,感受到了他们用双手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简林强说。

        (本报漳州1月13日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