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4日 星期六

    获得文明城市“三连冠”

    “厦门人民不容易!”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4日 07版)

        海天寥廓翔白鹭,鹏程万里传捷报。2011年之冬,正值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之际,北京传来喜讯——今年厦门再次以总分第一的佳绩,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赢得文明城市“三连冠”。

        厦门经济特区创办以来,30年沧桑巨变,30年璀璨辉煌,厦门已从荒芜东南小岛变成世界瞩目的“联合国人居奖”获得者、“国际花园城市”称号获得者,并接连三次摘下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必然?记者一路深入采访,一路思索追寻答案。

        奏响正义之歌

        “让我们怎样感谢,当我们走近你,原想收获一缕春风,厦门却给了我们整个春天;让我们怎样感谢,当我们走近你,原想捧起一簇浪花,厦门却给了我们整片海洋。”这是来自6位古稀老人今年来厦门旅游后写下的表扬信。多年来,厦门市民乘车让座的美德、细心指路、排忧解难的热情与真诚一直感动着许多来厦海内外游客。

        30年来,厦门十分重视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以积极健康的环境“塑造”人、影响人,并在全国首创了“爱心牌”孤寡老人餐桌、空巢老人“爱心平安铃”、“爱心超市”等扶贫助弱的新举措,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充满人性的人文环境。

        江西人老孙来厦门已经满20年,受环境熏陶,这20年间,老孙行为举止日益“向文明看齐”。比如,他从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每次回到老家,都会向同乡的人们宣传文明知识。“这里环境美,人的心灵也美。陆陆续续,我已经把我亲戚20多人都带到了厦门,他们都很喜欢这里。”

        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又一个的道德模范争先涌现。如坚持省吃俭用资助苦难学子的普通百姓、无微不至照顾婆婆“孝感动天”的儿媳们、勇于献血救人的“平民英雄们”的感人故事在这座城市传唱。

        今年6月,一个外地流窜来厦的团伙在一公园抢夺了一位女青年的包,路过此处的三位男青年听到呼救声音,立刻奋起勇追歹徒,不料在搏斗中被接应的歹徒捅成重伤。消息见报后,到医院慰问三英雄的市民接踵而至,自愿捐助的款项源源不断,总计达到220多万元,创下福建乃至全国为一起见义勇为事件捐款的最高纪录。这是厦门市对见义勇为“浩然正气”的褒奖和鼓励,这是厦门市民用实际行动奏响弘扬正义之歌。

        充分依靠群众

        “连续三届第一名,厦门真的不容易呀!”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从北京载“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美誉回到厦门市时表示,“领奖只是一瞬间,但是‘三连冠’殊荣的背后,却蕴含着无数厦门人流下的汗水、付出的心血,厦门人民不容易!”

        的确,文明城市的取得与那些牺牲自己业余时间,在厦门主干道、广场、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捡拾垃圾、清除“牛皮癣”、劝导占道经营、劝导文明交通的厦门市民密不可分。这些热衷文明创建的厦门市民活跃在厦门每个角落,积极组织着慈善义工、青年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等720余支各级各类志愿者队伍,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志愿者(义工)服务站230多个,多达90万人的志愿者队伍成为了厦门文明城市创建的一线战士。

        人民群众是文明创建的主人翁,也是文明成果的受益者。厦门的文明建设,始终坚持“创建为了人民,创建依靠人民,创建造福人民”的理念,把创建过程作为牢固树立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过程。厦门打开一扇扇窗口,展示了这座城市文明创建与发展、发展与共享的思辨关系——它的意义不在于获得一项荣誉,它是给了厦门一次全面提升的机会:市民文明教育,人居环境改善,政务公开推进,行政效率再造,市政建设配套,公共资源分配,弱势群体关照,窗口单位优化……

        不断与时俱进

        1981年,随着一声炮响,厦门经济特区开始激情燃烧的创业岁月。第一个十年过去了,企业多了,车多了,这座曾经落后的小岛上经济增长了;第二个十年又过去了,高污染企业消失了,“人过掩鼻,车过关窗”的受污筼筜湖得到整治,经济特区焕然一新;而在如今的这第三个十年里,美丽的海滨厦门已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从2005年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的那一刻起,厦门市在一轮又一轮的文明创建征途中力求实效,不断创新创建形式,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创建品牌。

        厦门金点子“金包银”工程成功改写“征地难”的历史,使广大农民的生产方式顺利实现转型,被誉为我国建设新农村和解决失地农民出路问题的创新式探索;厦门的“爱心超市”让捐助成为一种习惯,让受捐助者有尊严接受捐助,这一创新扶贫模式,被授予“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福建省八闽慈善奖”等荣誉称号;厦门的自编自演校园心理剧,则生动开拓新思想道德辅导方式,取得良好教育成效,被中央文明办评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二等奖……

        凭海临风,挺立潮头。如今的厦门风华正茂,走在现代城市发展的前沿,不仅名列“全国文明城市”首位,在2011年《中国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报告》、《中国服务型政府十佳城市》评比中,厦门市依然高居榜首,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纪 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