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4日 星期六

    新闻背后

    说说咱们身边的道德之星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4日 09版)
    这次的放映地是凤凰镇中河村4社,离县城约10公里,离老杨家近9公里。
    杨永兴在妻子的帮助下,把放映机搬上摩托车。
    每次放映电影前,杨永兴都会提醒大家:“灯光暗,少走动,踩着别人脚大家都尴尬。”

        编者按

        本报2011年11月24日起在1版推出“走基层·公民道德之歌”专栏,已陆续刊登了《“好人之城” 道德之城——河北沧州以典型评选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妈妈是为救人才躺在这里的”》《“垫钱哥”刘胜阳的故事》《百岁华侨的不了情》等多篇报道,集中聚焦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发现平凡人身上的道德闪光点。这些普通人的感人事迹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读者纷纷发来邮件,写出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人故事。现从中摘编几篇,请大家来“说说咱们身边的道德之星”。

        大山里的电影放映员

        今年59岁的杨永兴,1973年被推荐为重庆市巫溪县第一支“农村电影放映队”的首批放映员。38年间,他始终如一地坚持为农村放电影,几乎走遍了全县的乡镇、村社、学校,放映电影近9000场,翻山越岭8万多公里。

        (本组照片摄影 上海 贾代腾飞)

        带弟弟上学的研究生

        光明日报“走基层·公民道德之歌”让我想到了在我所工作的单位——兰州大学里一个学生的故事。张小宁,兰大生科院研究生,喜欢读书,但家庭的不幸差点让他中断了自己的梦想。

        张小宁出生在甘肃一个贫穷的小山村。12岁时,外出打工的父亲因矿难撒手人寰,丢下他和年幼的弟弟,母亲也因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而一病不起。为了上学,他除了承担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符的农活外,假期还要外出打工挣学费,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考上了大学。 

        上了大学,弟弟张小康却没人照顾了。想来想去,他把弟弟接到了兰州,在兰大附近的一所中学给弟弟办了入学手续,带着弟弟读大学。每天下课后,他都要赶回租住的小房子给弟弟做饭,还和弟弟一起上自习,辅导功课。同学们问他每天这样累不累,他说:“怎么能不累呢?但只要每天不白过,过得充实就行。”

        张小宁在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贫穷,我不能选择,因为我不能选择出生;但我可以选择成功,因为我可以选择奋发。我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学习,在苦与辛之后,将是我美丽的人生!将是我怒放的生命!”

        张悍华老人、夏娟小同学以及张小宁,都是我们身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然而,正是他们的担当和坚守,让我们的心灵不再干渴,让我们的面孔不再冷漠。

        (甘肃兰州 王兴东)

        闲不住的“小巷总理”

        “走基层·公民道德之歌”专栏刊发了诸如周玉贤、吕明玉这类基层道德之星,他们并非干了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在平凡事中闪现出不平凡的光芒。其实这样的道德之星还真不少,我身边就有一位——50岁的崔明凡,湖北省襄阳市警民小区居民。

        去年,我租住在警民小区,崔大姐在小区开了一家裁缝店。有一天上班途中,我把一条需要缝补的裤子捎给她帮忙处理。第二天,我拿回裤子,一摸裤兜,翻出了300多块钱,回想了好一阵子,才意识到是两个月前留在裤兜里的。

        崔大姐后来告诉我,做裁缝20多年,时常会摸到顾客忘在兜里的各种东西。每次都会帮忙放好,从不据为己有。我为这件小事感动了很久,见钱不眼开,并非一件易事。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崔大姐还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人物,大家说她是闲不住的“小巷总理”。

        崔大姐所住的小区有200多户居民,没有物业管理。以前小区环境脏乱差,又没有路灯,还不时停水停电。十几年来,她义务当起了小区管理员,分文不收物业费。她坚持每天打扫小区400余平方米的卫生,自掏腰包修建小区垃圾池,还跟城建部门沟通,给小区安装了路灯,与供水部门联系,解决了高层住户水压不足的问题。

        我问她,一分钱的报酬都没有,您这是图什么呢?她说:“也没有别的,就是把小区当成自己家,希望家里干干净净的!”

        (湖北襄阳 冉小平)

        60余名老知青援助患病战友

        读着一件件贴近百姓、关注基层的好人好事,不禁萌生了写一写感动自己的身边人和事的念头。

        41年前,一批知青背着行囊来到海南岛,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41年后,当他们中的莫介潘疾病缠身躺在病榻上时,当年相识或不相识的知青战友联合起来,积极筹款,并帮忙照顾莫介潘的生活起居。

        莫介潘是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华濠人,17岁时和一批年轻人千里迢迢赶赴海南,开荒种树、管理果园。常年的重负荷劳动,让他的腰椎、颈椎严重受损,加上肠胃疾病,他渐渐丧失劳动能力,不得不病退返乡。之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只能呆在家里,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妻子打工所得。后来,他又患上了糖尿病,生活更加贫困潦倒,小儿子也只得辍学在家。

        和莫介潘同一批下乡的知青陆续返乡,在了解到了他的情况后,就经常前往问候和照顾。2011年3月,莫介潘的病情再次恶化,需要手术费近4万元。知青战友了解后,互相发动,短短几天内就为他筹到了8000多元。

        战友苏亮说:“我们那一批知青,返乡后都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家庭条件都不好。但得知老莫的病情后,大家能帮一点是一点,都希望他尽早康复。”但这依然和莫介潘的手术费差了很远,战友们又向红十字会和民政局求助,从援助资金中得到了7000元,加上社会各界的支援,让莫介潘和家人有了继续抗争疾病的勇气和动力。(广东阳江 陆玮)

        “不缺德,不差秤”

        最近,一直关注光明日报“走基层·公民道德之歌”专栏,很受感动。其实,生活中坚守良心、诚信待人的普通人还有很多,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在北戴河的经历。

        2011年7月30日,我和两位朋友去北戴河过周末。旅馆安顿好之后,我们迫不及待去看海,随手在路边租了救生圈。当我们返回时,天已全黑,来回走了两趟也找不到原来租救生圈的商店,很是着急。这时,路边卖珍珠的一位大姐叫住我说,救生圈的颜色不一样,黑色的一定是某某家的,并给我指了路。我循路去找,果然找到了商店。领回押金后,我向大姐大声道谢,心想,她可真是个热心人。

        回旅馆的路上,我被路边拥挤的摊位中一个有点简陋但非常醒目的广告牌吸引,半个黑板大小,白底黑字,用美术字写着:“今生今世不缺德,见到阎王有话说”“宁愿不卖不差秤,买贵退货!”“人人平等,童叟无欺”。摊主走出来和我攀谈,说他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我夸他讲诚信,他憨厚地笑了。

        “不缺德、不差秤”这样朴素的语言深深地震撼了我,并和那位在黑暗中主动为我指路的大姐一起,构成了我对北戴河纯朴民风的美好回忆。

        (天津 梁小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