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3日 星期五

    “德艺之花”绽放平江校园

    ——苏州市平江区扎实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纪实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3日 11版)

        《平江秋韵》、《四小儿辩日》、《送给盲婆婆的蝈蝈》……2011年12月31日,苏州市平江区传统文化进校园情景剧在平江区少年宫汇报演出,平江娃们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精心编排的形式,演绎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苏州市平江区,传统文化不仅在校园里遍地开花,而且成为青少年们创作的源泉。苏州平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张英姿告诉记者,平江区整合资源,区域整体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现了从点到面、从简单模仿到再创作、从形式到内涵传承的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平江区特色的未成年人传统文化教育之路。

        整合资源,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平江区旧时原为“平江府”,是老苏州的经济、文化中心,拥有各类博物馆11处、历史街区4个、文保建筑58处、古典园林12处。“保护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关键在年轻一代身上。”张英姿说。

        2006年11月,成立了平江区未成年人传统文化传承指导中心,正式拉开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序幕。

        平江区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钱雅芳认为,传统文化进校园要立足本校,创建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平江区各校因势利导,发动学生保护校内文物古迹,设计、布置具有姑苏园林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因地制宜,根据各自确定的昆剧、评弹、滑稽戏、苏绣、桃花坞木刻年画等传承项目,制定相关校本课程。

        在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过程中,平江区认识到,学校缺乏传承传统文化所需的师资、经费、场地,而校外集聚着园林、苏绣、民乐等方面的专家和文化传承的企事业单位,“不能仅仅依赖学校自身,要向校外‘借资’。”

        平江区创新整合资源,将平江实验学校等8所学校、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等11家文化单位和苏州市政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文明企业结成普及传统文化共同体,形成了三方共建的新机制。目前,平江实验学校与苏州评弹团、苏州园林博物馆、平江书画院、苏州市政集团有限公司,桃坞中心小学与苏州地税局、苏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苏州礼安医药有限公司等结成了共建关系。

        区域推进,培育“小荷花”

        由平江娃们创作排演的传统艺术组合《古韵今风》,将古琴演奏、昆曲、评弹以及昆曲服饰表演等融为一体,入选第11届全国“魅力校园”少儿春晚并获得金奖,并受邀参加了“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少儿音乐舞蹈精品”展演专场演出。

        作为2008年6月成立的苏州首个专事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区域学生社团,平江小荷花艺术团已经成为未成年人传承传统文化的名片,精心培育“小荷花”。在关工委老一代艺术家指导下,小荷花艺术团已排出昆曲《姹紫嫣红》、《牡丹亭·游园》,京剧《群猴闹春》、《红灯记》选段,苏剧《友好大自然》,评弹《苏州城门苏州桥》,滑稽戏《平江晨曦》以及古琴协奏曲《阳关三叠》、吴歌演唱等30多个传统戏曲、音乐节目。

        小荷花艺术团排演的京剧、昆剧、苏剧等十个节目在苏州市少儿艺术节上获得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传承吴文化 爱我平江美》、《小小工艺师》获得全国校外教育工作者论坛活动案例一等奖。

        内涵深化,构筑“德育”高地

        平江区发挥中华传统文化育人的独特功能,将文化传承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形成优秀传统文化宣教的“平江模式”。

        据了解,平江区以校内各种兴趣小组为依托,注重培养的是学生对传统艺术门类的兴趣,着眼点在对艺术形式层面的感受、学习,而现在更多地借助传统文化的载体,渗透“德育”内涵,促使孩子们在与吴文化的亲密接触中,产生文化的归属感,传承优秀中华传统美德,催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培养和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平江区积极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以课堂教育为突破口,落实从“教什么”到“怎么教”。2008年,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了包括《苏州民间习俗》、《苏州民间文学》、《苏州民间演艺》、《苏州民间工艺》四本教材以及《苏州民间文化》系列读本。2010年,又编撰了与之相配套的《平江区未成年人传统文化教案集》。(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李 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