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3日 星期五

    永不割断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脐带

    ——深化“走转改活动”座谈会发言摘登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3日 06版)
    本报记者何平(左)、韩寒(中)、王国平(右)在鄱阳湖采访。李林根摄

        泥土香里酿真情 

        人民日报社福建分社采编部主任  赵 鹏

        2011年是我驻福建18年来收获最大的一年,有三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是最美的风景在身边,最好的新闻在脚下。群众意识和平民情怀永远不能忘记,我们要在最基层的生活中捕捉素材和内容,用群众的视角、群众的感受表达对生活的期望与诉求。不是一脚泥泞、一身灰尘,群众是不会把我们当成一家人,也不会把他们最想说的真实想法告诉我们。

        二是脂粉何如泥土香,质朴自然胜矫情。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永远来自实践、来自群众。“走转改”,就是要求记者走进基层“接地气”、深入一线“抓活鱼”,让文字诞生在亲身经历中,让文章书写在广阔天地间。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电视画面、听着干部介绍,自然也能编出文章,但那永远是人家嚼过的残渣。文章有细节才好看、真实、动人,不猫下腰放低身段,不动员所有感官,我们怎么可能轻易找到细节?

        三是行走在路上捕捉新闻,沉淀在心中牢记责任。“走转改”应成为记者的工作常态。记者要永远保持倾情人民群众、关注基层一线的观察维度,这是我们自身的定位,也是我们职业价值的起点。我们要以此为坐标,剪取报道素材,勾勒人生万象。

        对于我们在采编一线工作的同志来说,“走转改”的深化,关键是思考应该不断深化。好的报道要见人、见事、见情、见理。只要下去了,前两点不难做到;蹲下去了,融入其中,也会情由心生;最难的是见理。见理就要有思考、有思想,特别是调研型的“走转改”报道。

        行程万里探水文 脚踏泥土传真情

        光明日报经济部记者  何 平

        在这次“走转改”活动中,我们组成了一支基层水文站调研小分队,用11天的时间调研了青海、重庆等五省市的5个基层水文站,推出了“走基层”特别报道《默默芬芳最动人——献给“把脉江河”的水文工作者》,描写了长期工作在高寒边远、潮湿溽热地区工作的水文人的坚守与奉献,反映了他们的心声和期待,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之所以选择“基层水文站”作为调研题目,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因为水文工作相当重要,但却少为人所知。第二是因为水文工作相当枯燥和艰苦,向社会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很有意义。

        11天5省的采访时间很紧凑,除了睡觉,我们几乎都在不停地和水文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吃饭也成了工作餐,尽量让他们说出心里话,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有时候盘山公路很颠簸,同事们都晕车了,在用手紧紧拽着扶手保持平衡的情况下,还不忘采访同车的水文人。11月份的青海已经很冷,一早的气温都能到零下10摄氏度,黄河上的风也刺骨;但11月份的南宁还很热,从测船上岸走几步路,衣服就被汗浸得半湿。而在重庆,我们住在村子里,一墙之隔,外面就是大山。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光明日报社编委会提出,“走转改”不仅是一次活动,更要制度化,经常化。今后,我们将带着真情融入基层,一定会写出更生动的作品、写出更深厚的作品,传递来自老百姓的声音,表现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深入“走转改”,我们一直在路上!

        “走转改”中的行与思

        经济日报记者 齐 平

        “行与思”,是我报的调研报告《一个产业小镇转型升级的行与思》中的“关键词”。其实,对于每一名新闻工作者而言,不断推向深入的“走转改”活动,无异于一次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的“转型升级”;而行与思,既是“带着问题采访、带着思考调研”的一种状态,也是在“走转改”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坚持创新的一种导向。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报社先后组织过多次对中小企业的调研。2011年9月下旬,社领导带队到浙江诸暨店口镇蹲点调研。我们采访组在一周的时间里,深入十多家民营企业的工厂车间,看产品、问市场、算成本、谈转型。到店口镇之前,我们以为当前中小企业最大的问题是融资难。但深入这里的企业后,我们发现缺乏资金并不是他们遇到的唯一难题,吸引人才、研发技术、产品转型、品牌建设等,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去年11月初,我再次参加了报社组织的“走转改——中小企业调研行”。在一周时间里,我们进企业、下厂房,分别采访了9个地区的52家企业、44个政府主管部门,采访对象上百人,收集到大量鲜活真实的第一手素材。由于前期“行”得扎实、“思”得充分,我们的报道分析判断言之有物,我们的对策建议言之有据。

        这段行与思的实践使我体会到:“走转改”是对新闻本原的回归,它不仅锤炼了我们的职业精神,也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水准。要解答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答案永远在路上,永远在基层。走出去、沉下去,才有视野的不断拓宽,才有认识的不断提升。

        记者是行者 新闻在路上

        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北京新闻》主播 王 业

        2011年8月,北京电视台率先启动“走转改”系列大型新闻行动。我作为主播参加了几次体验式采访,感触非常多。

        东直门交通枢纽下一个检测工段给了我最真切的体会。我们下到井里检测,那里温度至少有40多摄氏度,空间只够容三个人,而且还无法错身,只能顺序摸着前进。在采访中,摄像机由于承受高温高湿,镜头上很快凝结一层雾水,只能说几秒钟话,用纸巾擦一下镜头,勉强能让镜头尽可能地清楚一些。在这样的环境里走过、看过,才会对普通劳动者油然而生一种由衷的敬佩和亲切之情。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之一,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的身边有这么多普通劳动者,他们身上有最美好、最朴素、也是最闪光的底色。

        在重阳节,我们一起去探访了一位百岁老人的家庭,和老人拉家常、陪老人下象棋、跟老人一起回忆往日岁月、品味幸福生活,节目播出后,老人的家属特意来到电视台感谢我们,因为在那之后不久,老人就在睡梦中安详辞世,家人说正是我们的新闻节目,“给老人留下了幸福并且珍贵的影像记忆”。

        我始终记得一个新闻人应有的职责和情怀:“记者是行者,新闻在路上。”通过“走转改”,我深深感到,作为一个新闻人,始终应该站在最清醒的立场上、用最冷静的头脑关注社会潮流、用最敏锐的嗅觉发现社会风向,用最朴素的心去感受人间冷暖、世间真情。

        今后的报道中我们将在几个方面多做探索:分出层次、让报道的题材更丰富、样式更多样、内容更深入;向同行学习,把“走转改”系列新闻行动中好的报道拿来学习。

        我一生的职业追求

        辽宁省丹东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刘 彤

        回顾16年的记者路,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只有记者“下去”,新闻才能“上来”。走到底走到边儿,你会发现,新闻多到都打自己的腿;而且,因为人接地气,文章便也有了才气和灵性。

        走基层,要带着对群众的尊重走。必须走到采访对象的生活中,走到他们的心里去,真切体验他们的酸甜苦辣,他们才会信任你,才会和你交朋友。我采访从不用人家车接车送,那样最容易走马观花。不舍得吃苦,好新闻不会自自己找上门来。

        走基层,体验式采访应该是常态。一次三伏天,我换上一双布底鞋,穿了一件长袖杉,跟城肥站工人一起淘粪挑粪一整天。晚上回家一进门,老婆大惊失色,捂着鼻子说:“哎呀妈呀,你想死啊你呀。”我的这次体验报道播出后,得到丹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在城区彻底消灭旱厕,已被列入政府为百姓办的十五件实事之一。你说我这粪挑的,多带劲。

        走基层,还要带着对群众的感情走。残疾复员军人李文田患脑血栓后,老婆带着孩子走了,他身心俱伤。我为他协调解决了很多生活难题,改变了他“没有关系受不到照顾”的抱怨心理。前两天,我买了米面油,把李文田家的小仓库装得满满的,而且我老婆说,今年三十到他家给他包饺子,让他倍感日子踏实有过头儿。

        元旦前,三位市民饱含真情地为我写了一篇《记者铭》,我觉得这是对我们这个职业的一种肯定——位不在高,想民则名;权不在大,为民则灵。斯是记者,心系百姓。谈笑皆民生,往来皆民情。田间地头走,话筒进街庭……责任当使命,真爱作准绳。百姓云:“泥腿记者”。

        我与西海固的不了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林燕平

        中国社科院根据中央精神结合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在全体科研人员以及新闻单位开展了“走转改”活动。作为一名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这里谈三点体会:

        第一,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实感真情。我对西海固的执著有不少人不理解,在我这里却是顺理成章。道理很简单,动了真情。第一次西海固之行,原本一个星期的计划变成了23天,这期间走访了两个回族自然村的120多户农家。我真切地感受到西海固的农民是多么渴望有人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关注他们、帮助他们,我当时就下定了决定投身研究这里。

        第二,第一手资料的积累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接触到骆驼巷村的农民生活,我才认识到自己对中国本土的认识竟然是那样狭窄浅薄。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以一种谦恭的心态老老实实地深入社会基层,从收集第一手资料开始,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观察鲜活的经验事实,感受社会变迁的脉动,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读问题。

        第三,西海固给我的研究注入了生命力。实地调查的过程就是学问的积累过程,这种长期的实践与积累过程,对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构筑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至关重要。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尊重国家历史和文化,需要以饱满的热情去观察、记录中国本土的人和事,探讨、挖掘中国本土经验事实背后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不能总是在名人怎么说、经典怎么说里面转圈圈,要在中国的大地上、民众的呼声里去发现、构筑指导中国社会实践的理论和思想。

        在“走转改”中锻造精品

        新华社国内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经济采访室主任 赵 承

        去年9月,我走基层,参与采写了《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一稿,体会颇深:

        第一,走基层,在太行深处寻找思想的火花。“生活最深刻,群众最智慧”。这一点不走基层,感受不到。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们跟随李从军社长深入太行山,感受这古老山脉的呼吸,倾听老区人民的心声。在深入基层大量采访的基础上,从军社长总结出当代红旗渠的“四不”精神: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思想的高度决定新闻的力度,而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就要投身火热的群众生活,寻找并回答时代命题。

        第二,转作风,将心比心,以爱换爱。为什么群众能够敞开心扉?李从军社长说,走基层,要想听到群众心声,首先必须与他们在思想感情上水乳交融。转作风,视群众为亲人,收获的就是真心话,真挚的爱。也唯有此,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品。

        第三,改文风,就要有大胆创新的意识。作风决定文风。在确立了红旗渠“四不”精神的主题后,为更好体现思想内涵,我们找到了“太行”这个意象。意象找到后,我们又围绕守望精神家园这条线,把整篇文意打通。在写作中,我们在大量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运用了穿越手法及绘画技巧等创新手法,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

        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基层,永远是新闻的源头;人民,永远是我们的老师。作为新闻人,我们要做党的政策的宣传者,群众心声的传达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践行者,努力写出有情感温度、思想深度和时代高度的优秀作品。

        讲实话 讲真话 讲家常话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记者 张 萍

        在做《北京儿童医院蹲点日记》的两个月里,这个二环边上的基层,带给我许多的情感、泪水和收获。

        记者要怀真感情、动真脑筋、下真功夫。到北京儿童医院蹲点,我总在想用什么样的“走转改”报道,让医患之间多一份理解,并且还能避免“板砖”?为此,需要从患者的视角出发,看患者眼中的医院。需要找到一个命运的“载体”,用“样本追踪”的方法,全程记录一名有代表性的患儿看病求医的真实过程。

        为了找到这样一个孩子,我连续跟拍了20多个孩子后,始终不理想。直到一天深夜,当我经过医院的走廊,回头的一瞬间,看到了一个趴在妈妈肩上的孩子,正蔫蔫地望着我。河北农村3岁白血病患儿马子硕的求医路,就这样被我们从头记录了。《马子硕的求医路》播出后,很多观众说,看着子硕,想到的却是自己,13亿人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这条艰难的求医路。透过“艰难”,观众体会到了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和分布不均的复杂性,看到了医生、医院和政府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过程中,作出的种种努力。

        为了找到马子硕,为了真实自然,为了用一根红线,串起医生、医院、医改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我拍了2800分钟素材。我的体会:只要怀着真感情、动真脑筋、下真功夫就一定会做出“走转改”的好报道。我们要沿着这条正确的路走下去,做一名脚上永远沾满泥土,永远讲实话、讲真话、讲家常话的记者。

        “走转改”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尹韵公

        当下正在蓬勃而有序地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新闻界展示的最为壮观的传播图景。尽管这个活动目前还在进行之中,但将它确立为新闻界的重大标志性事件之一,已是没有任何疑义了。

        “走转改”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

        首先,它鲜明而很好地回应了时代关切。“走转改”实际上回答了在当今时代如何尊重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怎样坚持和实践新闻传播规律这一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只有做到、做好和坚持“走转改”,我们才能在当今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真正搞好新闻宣传工作。践行“走转改”,能帮助我们了解到社会上各种矛盾问题的症结所在,帮助我们找到化解和消除这些矛盾问题的关键所在;就能帮助和催促我们的编辑记者跳出个人小圈子,融入社会大天地。

        其次,它突出而有力地坚持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新闻传播理念。普通民众占据了报纸版面、电视屏幕、广播时段,有力地说明我们的媒体真正做到了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齐爱憎”,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反映群众的创新创造,展现群众的精神风貌;真正做到了深入和贴近群众,深入和贴近生活,深入和贴近实际,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

        现在,“走转改”事实上已不全部属于新闻传播的范畴,它已进入整个社会管理的大视野,在未来,我们一定要把“走转改”常态化、长期化和机制化。

        情系基层 百姓欢乐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刘兰芳

        我每次下基层感受最多的是:“文艺工作者社会责任的担当,群众对文化艺术的热切期盼,文化改革发展成果需要人民共享”,我的体会是:

        坚持走用心演,哪里需要哪里去。把欢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把文艺节目送到老百姓身边,是一个有良知的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下基层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找到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感到了自身的价值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艺术之花,只有根植沃土,才会接地气,汲取营养,才能生机勃勃,茁壮成长。

        只要观众开心笑,我们付出点辛苦有什么。“脚下有根,才能心里有底。”文艺家只有真正站到人民群众中间,才会有真实的体验、感受和领悟。在基层演出,对文艺工作者来说是很好的锻炼,不仅能给自身的艺术创作积累一些有益的素材,还能通过活动,净化自己的灵魂,受到心灵的洗礼,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真情实意做奉献,群众才会欢迎你。“送欢乐下基层”是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它讲的是义务,突出的是奉献,重要意义在于发挥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向全社会、向人民群众展示文艺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广大文艺工作者主动担当,虚心向基层学习,向人民群众求教,时刻想着“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常保一颗感恩的心,用艺术感恩祖国、回馈社会、回报人民,让艺术之根扎在生活的土壤里。

        用真情实感送艺术,送欢笑,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从中汲取沃土的营养,才能有艺术生命的常青,才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无愧于“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