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1日 星期三

    书记访谈

    文化,大学的灵魂

    —访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11日 16版)

        一所大学应该有着怎样的文化?即将迎来60诞辰的华东理工大学进行了这样的凝练:“高尚道德情操、深厚人文底蕴、浓郁学术氛围、鲜明创新风气、幽雅自然环境”。记者日前专访了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就大学文化建设进行了交流。

        记者创建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辐射作用和育人功能,是大学正在努力思考和实践的课题。作为一所理工科基础深厚的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在文化建设中有怎样的谋划?

        杨贤金: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精神财富,蕴含了大学的灵魂和精髓,在大学生存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近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围绕建设“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依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等重要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建设,为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创造良好环境。

        记者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严峻的考验,在教育教学方面要避免“千校一面”,找准定位,寻求差异化发展,文化建设方面同样要厘清资源,凸显特色,形成品牌。

        杨贤金:就内涵结构而言,大学文化是一个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部分综合而成的复杂体系,其中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大学精神本质上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是对学校“文化体”和“文化群”的整合、提炼和升华。历经近60年的发展,从建校之初,到“652工程”西迁四川,从上世纪80年代的高速发展,到如今的内涵发展,“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成为华东理工精神的生动体现和集中反映。

        近年来,顺应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建立先进大学制度的需要,学校与时俱进地推进制度创新,努力促进教授治学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2011年,学校组建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通过建立权威、严密的学术委员会机制,充分发挥教授在学术事务管理中的决策、咨询与监督作用,形成学术与行政权力相互促进、相对独立的均衡机制。学校还建立了“书院式、家庭式、自治式、身心式”学生管理新模式,通过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和每年一届的学生代表大会,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和民主参与学校建设。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不仅在于教授科学文化知识,更在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高尚品德;不仅需要收获知识,更要升华思维和精神,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在校园文化的培育方面,学校特别重视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引导学生诚信互助,勇于担当。公益类学生社团活动已经成为华东理工大学最具特色和最受欢迎的品牌活动,也是学校的一张名片。仅过去的一年,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达数百次,参与志愿者人数近2000人,受益人数达5000多人,服务人次超过10000次。

        记者我们注意到,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里有一组以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发现为主题的雕塑,吸引了很多学生驻足,其实也是在潜移默化中撒播着科学的种子。

        杨贤金:是的,一砖一瓦都是故事,一草一木皆有文化。华东理工大学就是将环境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和品牌工程来建设,借此彰显学校的活力。

        走进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就可以看到两个大型雕塑,一个是“蛋白质泛素浮雕”,一个是“手性模型”大型雕塑,雕塑的内容是“科学”,雕塑的形式很“人文”,这也映现了华东理工的文化追求:科学与人文有机结合。

        学校还将名人名言等传统文化物化固化,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宿舍等地,楹联、碑拓、名人画像和名言名句,让每面墙壁和每个角落组成一个强大的教育“磁场”,浸润着师生的心灵。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