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09日 星期一

    优秀科学家礼赞⑦

    “为中国人过上好日子而奋斗”

    ——记清华大学核研院院长张作义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09日 06版)

        隆冬时节,坐落在北京昌平山区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基地里,一片静谧。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里,几代优秀的清华毕业生为了自主研发中国核反应堆技术已经埋头苦干了近30年。如今,这个团队的新一代领军人物是清华核研院院长兼总工程师张作义教授。

        1962年出生在厦门的张作义,中等身材,戴着眼镜,有着学者的儒雅。他17岁考入清华热能系,本科毕业后考入清华核能技术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师从王大中院士。27岁时博士毕业,留在清华核研院工作。1994年,他结束了在德国的研究工作,回到清华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授之一。2001年,年仅39岁的他出任核研院院长,又成为清华最年轻的研究院院长。

        看似一帆风顺的履历背后,只有张作义和同事们才知道这些年来他们经历的艰辛,这些付出只为了让我国早日建成自主创新、安全运行的核电站。

        从1986年开始,国家“863”计划支持发展高温气冷反应堆。清华核研院从跟踪起步,自主研发并建成1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掌握了自主发展高温气冷实验堆的技术基础。此后,他们又在实验堆的基础上开展商业规模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科研与工程工作。这一项目在2006年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目前已完成核安全和环境影响审查。

        在几代清华人的努力下,中国高温气冷堆技术历经跟踪、自主创新和跨越,已走到世界前列,具备条件正式开工建设世界上第一座具有第四代核能系统安全特性的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

        清华核研院的院训是“知难而进,众志成城”,这也是张作义院长倡导的团队精神。“核研院现在有一支约300人的科研团队,按照现代重大战略性科研项目的形式运作,就像一支科研野战军一样,有司令部,有各种不同专业的师团,按照统一的号令开展协同攻关。”张作义说,“这支优秀的科研团队早已存在,我们这代人很幸运地加入并继承了这支团队,受到教育并逐步成长起来。我本人就是在王大中等老师的教导下,从一个年少轻狂的普通清华学子,一点点成长为这个团队精神的守护者。”

        与长时间枯燥的科研工作相比,面对重大选择时的技术决策更加令人“纠结”。2006年,示范工程采用何种技术方案的难题摆在张作义和他的团队面前。如果决策失误,损失的不仅是几十亿元的投资,更严重的是可能使中国在高温气冷堆的技术研发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巨大的压力让张作义在几个月里茶饭不思,他反复衡量多个方案,认真细致地做技术经济评估,核实数据,出国考察……终于作出重大决定:在示范工程中采用传统的蒸汽透平而不是更加先进的类似于燃气轮机的氦气透平;采用小的更加简单的反应堆模块技术,两个模块并一机,实现20万千瓦的机组发电功率。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一个重大问题摆在世人面前:人类是否有能力安全利用复杂的核能?然而,就在4个月后,山东荣成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通过了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福岛事故后核安全大检查。

        目前这一示范工程已取得重大进展,超过90%的设备已经订货。张作义和同事们满怀信心,他们将在不久的未来率先向世界奉献一种不会熔化、安全可靠的反应堆。

        “13亿中国人要过上小康生活,需要丰富的能源,同时也面临保护环境、减少排放的严峻挑战。我们要为中国人过上好日子,为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而继续奋斗。”张作义说。

        (据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记者李江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