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记者遇到了几批来贵阳旅游、投资洽谈和参会的朋友。他们无不交口称赞贵阳的市容变美了,街道变干净了,市民的素质提高了。这些变化缘于贵阳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不懈努力结出的硕果。
曾几何时,贵阳位列“全球十大污染城市”和“全国三个酸雨污染最严重城市”的名单中。令人惊讶的是,经过数年创办文明城市的努力,贵阳的城市形象得到了大逆转。2002年、2005年、2008年,贵阳三度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除此之外,贵阳市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避暑之都”等称号,连续四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和“长安杯”,连续五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荣誉。
山城面貌换新颜
贵阳市政府领导明确表示:“建设生态文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优美的人居环境,高水平、科学化的管理。”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贵阳坚持严格按照生态文明理念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了《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绿带环抱”的生态文明城市,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城市“整容”人舒畅
在科学规划的指引下,贵阳的城市管理上了新台阶。建成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实现“110”接处警、道路交通管理、城市应急指挥与日常管理资源共享、统一协调。开展大规模拆违工作,实现临时建筑“零审批”。下大力气开展“整脏治乱”,清退延安路、中华路占道经营百货夜市,加强对城郊结合部、城中村、铁路沿线、背街小巷市容环境整治,城市卫生状况和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善。
2010年,贵阳市针对百姓意见集中的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克服重重困难,拉开了一场为期四个月的大改造工程,共投入资金2.5亿元,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11个,建设总面积达29.54万平方米,拆除长期占道经营马路市场26个。
每一个市民都是这个城市的形象大使
为了让每一个市民都参与到“创文”活动中,贵阳市在各社区广泛开展了市民文明礼仪大讲堂,讲堂采用讲故事、快板、小品、舞蹈等形式,普及和宣传市民公共文明礼仪。
贵阳市先后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教子有方”家庭教育系列活动、“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等。为农村留守儿童和乡村少年启动了独具特色的“乡村少年宫”建设,截至目前,贵阳市已建立“乡村少年宫”100多所。
这场“我参与,我受益,我快乐”的城市行动感染了每一个普通市民,他们用最无私的情怀、最朴实的行动,回馈着、诠释着、继续着。(本报记者 柳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