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06日 星期五

    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全国工会开展送温暖活动二十年综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06日 05版)

        送温暖活动兴起至今,已走过20年历程,这一活动对于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主人公意识和创造性,对于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哈尔滨、南京、徐州等地开展送温暖活动,当时是给困难职工发放补贴,此后这一活动相继在全国兴起。据统计,在1985年至1990年,全国10多万个基层单位帮扶困难职工250万人。1992年元旦、春节期间,全国总工会以受灾地区和亏损企业困难职工、离退休职工为主要对象,开展送温暖活动。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1994年初,全国总工会将一年一度的送温暖活动拓展为“送温暖工程”,主要包括大力开展职工扶贫解困工作、为失业职工再就业创造条件等。1997年9月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至1999年9月底,全国城镇全部建立了城市低保制度。当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送温暖工程的重点也从帮扶困难职工向维护困难职工群体合法权益延伸,推动其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相结合。2002年,全国各地工会纷纷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将帮扶工作向制度化和社会化方面发展。

        2006年,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批示。全国各级工会积极开展向农民工送温暖活动,将农民工纳入帮扶范围。2007年至2010年,各级工会协调解决维权案件4万多件,涉及农民工22万多人。2007年,又针对农民工春节返乡难问题,铁道部、交通部和全国总工会开始实施“农民工平安返乡行动”。5年中,通过包专机、专列、团体购票等方式,共帮助9916万名农民工平安返乡,争取返乡补贴8亿元。2003年至2010年,全国共筹集帮扶资金108亿元,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资金达60多亿元,帮扶困难职工和农民工4193万人次。

        2009年,针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工会开展“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3年共帮助30万名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十一五”期间,全国各级工会对于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达1089万人次,帮助661万人实现就业。自1992年以来,送温暖活动累计筹集资金363亿元,走访153万家困难企业,慰问8978万户困难职工和568万名农民工。

        2011年,送温暖活动继续扩大范围,既面向困难职工群体,又面向广大职工,工会帮扶工作开始由保障基本生活向维护职工权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扩展。2011年两节送温暖期间,各地工会通过加大生活救助力度、强化就业服务、开展医疗帮扶等众多举措,切实解决困难职工实际问题。

        2012年元旦、春节期间,全国工会送温暖活动已经启动。据初步统计,今年各级工会筹集送温暖资金将近40亿元,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农民工将达700万人次以上,实现对困难职工慰问救助的“全覆盖、不遗漏”。全国总工会将在“两节”期间组成17路慰问团,分别走访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深入基层和困难地区,全面了解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法律援助维权行动”等四大专项行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采取“生活保障专项救助、大病医疗专项救助”等五项专门帮扶措施,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今年两节期间,各地工会将继续与铁路、交通等部门通力合作,积极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行动,努力帮助农民工解决购票难、乘车难、返乡难等问题。

        开展送温暖活动,是党和政府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充分凸显了全国各级工会在融洽党群关系,维护职工权益,稳定改革发展大局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本报记者 王燕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