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06日 星期五

    重大典型回访13

    邰丽华:追寻“我的梦”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1月06日 05版)

        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的排练厅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和残疾演员们进行日常排练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一袭黑衣、烟灰色围巾、绿松石藏饰、大大的耳环,利落的发髻斜插两支金簪。利用休息的间隙,在手语翻译李琳的帮助下,邰丽华用手语给记者讲述起了她和艺术团的近况,那双纤细的手仿佛在优美地舞蹈…… 

        “我们团刚刚推出了《我的梦》新节目,2011年11月30日在北京展览馆剧院进行了首演。”邰丽华介绍,他们在《我的梦》系列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再提高。推出的新节目中,声乐、器乐节目涵盖了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的众多类别,舞蹈节目囊括了民族舞、芭蕾、拉丁舞、现代舞等各个门类,还有残疾人演出的舞剧、音乐剧和京剧,同时创造了手语诗、盲人舞蹈、手语舞蹈等新的艺术形式。

        一谈到创排的新节目,邰丽华如数家珍,兴奋得连眼睛里都闪烁出耀眼的光彩:比如观众熟知的姜馨田表演的手语诗,我们以芭蕾诗的崭新形式编排,在一群少女的伴舞下,两位盲人和两位聋人分别用自己的语言向观众述说了心中的梦;手语舞蹈《生命密码》以高雅的舞姿与手语诠释生命因善而美丽、因爱而延续、因慈悲而宽阔、因感恩而欢喜的人生哲理;音乐舞蹈《神秘园》以乐曲和舞姿抒发盲人和聋人心中的情感和向往;精缩音乐剧《闻香识女人》则由盲人和聋人用独具特色的探戈舞姿,表达深邃的意境和人文内涵……“在创排新节目的过程中,我们秉承着一个宗旨,就是努力把内心最真诚的东西呈献出来。这样的探索也让我们接触到了很多全新的艺术形式,为生命增添了许多新的色彩。”

        不断艺术创新的同时,残疾人艺术团坚持以演出回报观众,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展示中国残疾人精湛的艺术技艺和积极的精神风貌。“我们刚从杭州、西安、上海、乌鲁木齐、南京巡演回来。今年春节前后又要兵分多路,一路出访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等非洲五国,一路去泰国、日本等地。5月我们还将赴美国、加拿大演出。这些年来,《我的梦》已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巡演,每年演出超过150场。”

        当年因舞蹈《千手观音》一举成名,邰丽华对于任何荣誉和成就却始终抱着一颗平常心,用她的话说,“这些成绩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身为这个团队的掌门人,邰丽华努力转变身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幕后,培养人才。“这是魏菁阳,16岁,舞跳得很美;这是程铖,18岁,《千手观音》的领舞,去美国演出过……他们都特别争气,进步神速,我要把自己的所学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介绍起这些孩子,邰丽华眼中总会流露出浓浓的关爱和期望。孩子们在团里不止要学习艺术技巧,为了更便于沟通,去年9月团里为聋人团员配备了新的助听器,还专门请语言专家进行发声训练,邰丽华也陪着大家一点一点地练。“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去勇敢追寻自己的梦。”这就是邰丽华所领悟的生活真谛。(本报记者 李 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