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年间的名士乐广善于谈论,却不擅长写作。他想辞去河南尹的官职,却不知该如何把辞呈写得合情合理,让皇上能批准。与他同时代的潘岳甚有文彩,于是乐广就请潘岳为他代书。潘岳说:“我得知道你的想法,方能动笔。”
乐广就向潘岳讲了二百句,表述了自己的志愿。潘岳极尽能事,成就了这篇辞职书。潘岳也因此而成“名笔”。当时的人都说:“若广不假岳之笔,岳不取广之旨,无以成斯美也。”也就是说,如果乐广不借潘岳之笔,而潘岳不取乐广的意旨,也就不会有这样的美文问世。
后世多以“潘文乐旨”来比喻好文章的文辞与意旨。其实这则成语故事也告诉我们,不同的人所擅长的领域不同,如果能相互形成最佳配合,相信会无事不成的。(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