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映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很好看。国人认可,老外喜欢,国门内外,一片赞誉之声。这部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靠什么赢得了满堂喝彩和内外称颂?是外表和骨子里的“国际范儿”,还是浸淫了洋味的中国元素?斯皮尔伯格的风格,好莱坞的腔调,美国大片的电影语言,它都有。它是不同文化语境融汇贯通的产物:故事、人物、演员及制作都是国际化的;叙述、视角、表达及态度都有铲除差异的冲动。简言之,有胸怀,很宽厚。
《金陵十三钗》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的艺术效果,会让我们再次发现,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至今仍旧十分实用,而不同文化的撞击与交融必将带来激动人心的超越和创新。在影片认真思考如何吸引各方面观众的过程中,它自身的内涵和表现力同时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提升,浑身上下的中国元素也随之披上了一种陌生的灵动和诗性。
这就是文化交融。看了这样的电影,谁还会笃信全球化就是美国化,美国文化对非美国文化而言必然是“洪水猛兽”?不错,“美国风”在全球势头正猛,但它无论刮得怎样起劲,随风而来的也不过是那点世人皆知的风景。美式文化外表很唬人,它甚至可以让更悠久、更深奥、更有底蕴的人类优秀文化暂时陷入妄自菲薄、自我怀疑的困境,但“美国风”毕竟过于肤浅,本质上更接近泡沫或空中楼阁,无法实现“占领世界”的野心。事实上,带有冷战意味的美国文化早已成了强弩之末,很少有人会对文化意义上的“美式快餐”萌发真情。继续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胆大妄为的创新”,这是美式文化的出路,而当人们从美国文化最有价值和吸引力的那一部分当中,看到浓郁的“英国风范”、“法国情趣”、“印度浪漫”或“中国元素”时,美国文化是否还是那股冷战色彩浓厚的“美国风”?这样的“美国文化”还是我们所熟知的美式文化吗,两者的差异对人类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又意味着什么?
《金陵十三钗》是一个并非华贵但却优雅异常的转身。有了它,谁还会信口雌黄什么“好莱坞导演、编剧、演员不愿意来中国拍电影”?西方文化在觉醒。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正在受到西方世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同。文化需要持续创新,当西方文化终于有了审视东方文化独到之处的觉悟时,它们的创新和发展也就有了新的可能性。人们注意到,大量“中国元素”正在被世界各国的文化人,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加以诠释和运用。中国文化正在被发现。正在被发现的中国文化并没有停留在纯美学元素的范畴,而是在向人生哲学等博大精深的领域延伸。
面对文化交融,我们要敞开心胸。既要看到西方文化霸权对东方文化生存发展构成的挑战,更要看到文化交融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一种文化的沦落飘零,究其根源,往往在于其自身的停滞不前、固步自封,从而丧失了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创新意识,丢弃了让传统文化焕发青春的机遇和可能。我们要学会从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其他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而不必纠缠于“文化冲突”,更没必要担忧“文化入侵”。我们已经摆脱了落后与贫困,冲破了视野见识的局限性,应该有底气十足的文化自信。西方列强用鸦片、枪炮、香粉毁损我们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已经足够自信,既不盲目排外,也不沉迷“国粹”。我们有勇气奉行拿来主义,并坚信吸纳、借鉴外来文化,会使我们更加自由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继承。
鲁迅说过:“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直面文化交融,我们才会有创新意识、世界眼光和批判精神。没有世界眼光的民族性是不会有创新的;没有国际意识的创新很难说是真正的创新;没有文化意义上的自省、反思和批判精神,就难言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激情。我们需要外来文化的碰撞,碰撞的火花会激发我们的灵感,照亮我们的道路,让我们有机会发现潜藏在我们自己身上广阔无边的可能性。我们需要在与外部文化的碰撞声中,放弃傲慢与偏见,增添民族自信,实现文化创新与勃兴。我们不可让迟疑不决荒芜我们的生命,即使是对那些眼下我们还无法理解或认同的外来文化,我们也可以抱有宽容态度,姑且把它们看成是难以用理性加以解读的诗歌。
世界需要文化交融。在经济全球化、资讯信息化、政治多极化的当今世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多样化和广泛交流是同时存在的潮流。文化多样融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世界可以把自己从过去中解放出来,从各种禁区和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在承认和尊重不同文化传统差异性的基础上,人类将达到更多共识,而不须定于一尊。
让“文明冲突论”之类的假说统统见鬼去吧,文化差异既然可以赋予世界万紫千红的生动,就同样可以给予世界和谐、幸福、安宁。伴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深化,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文化融合和文化创新。融合是趋势,融合是超越,融合是寻找共同语言的途径。融合大势不可逆转,世界将因交融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