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年终专稿

    意大利深陷政经双重泥潭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31日   08 版)

        2011年对于欧洲而言是刻骨铭心的一年。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如同恶性传染病般迅速蔓延开去,殃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乃至意大利等众多欧洲国家。由于应对危机不力,这些国家的政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全部下台,其中就有“政坛常青树”之称的贝卢斯科尼领导的意大利前政府。

        面对偷税、贿赂、渎职等多项指控,自称一生中曾出庭2500多次的贝卢斯科尼似乎并不在乎。而意大利近两万亿欧元的巨额债务却令其束手无策。政府在危机面前患得患失、无关痛痒的态度,终于惹怒了平时乐观温和的意大利民众,也惹怒了贝氏自己的忠实追随者。正是由于贝氏领导的自由人民党内几名议员的倒戈,导致执政党在议会中失去了多数,迫使前后执政达17年之久的贝卢斯科尼黯然下台。

        贝卢斯科尼辞职后,意大利国内各主要政治力量以前所未有的高效达成一致,共同推举著名经济学家、曾担任欧盟委员会竞争事务委员的无党派人士蒙蒂出任总理,领衔组建一届技术型过渡政府。蒙蒂上任后秉持“公平牺牲”的原则,不为各方的压力所动,迅速出台了一项总额高达300亿欧元的财政紧缩和经济增长法案,内容包括削减公共开支、改革养老金制度、提高房产税、打击偷税漏税以及刺激经济增长等一系列措施,希望以此重振市场信心,缓解意大利目前面临的债务危机。

        尽管很多意大利人都将当前的危机归咎于贝卢斯科尼本人的治国失败,但事实上,贝氏的下台并未给意大利经济带来太多的利好消息。对于意大利这样一个国内政治纷争不断、经济结构性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国家,市场和分析人士关注的不是贝卢斯科尼是否下台,也不是意大利新政府能否拿出一份像样的财政紧缩计划,而是这个国家到底有没有实施经济改革、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心和能力。

        外界的担忧不无道理,临时政府的组建并不代表意大利国内政治僵局的化解。如果各派政治势力不能放下私利维护大局的话,无党无派的蒙蒂政府要想摆脱各方掣肘、有效推行经济改革又谈何容易。今年是意大利统一150周年,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在出席各种纪念活动时曾不止一次地呼吁:“意大利应该发扬当年完成统一的精神,团结应对目前的困难局面。”可“团结”二字,恰恰是意大利全国上下现在最缺乏的。

        愈发严酷的经济环境,严重影响了意大利民众的日常生活。在这个医疗保障水平居全球第二、一向以高福利和慢节奏著称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突然降临的经济危机让老百姓一时间无所适从。有人游行抗议,有人罢课罢工,更多的人则是无奈地选择节衣缩食、精简开支,企盼着尽快熬过这段艰苦时光。意大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意大利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1996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岁末年关,意大利即将迎来更为艰难的2012年。对于意大利未来的经济前景,权威机构均不看好。根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意大利经济今年第3季度环比下滑0.2%,第4季度还将继续萎缩,重新步入衰退几成定局。但几乎所有的欧洲领导者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即使再困难也必须挺住,否则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如果意大利发生债务违约,不但欧洲一体化进程将面临前功尽弃的风险,全球经济复苏的势头也将因此受到严重冲击。

        (本报驻罗马记者 马 赛 本报罗马12月30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