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中国建材:“联合重组”重塑行业理性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30日 10版)

        “目前,我国西南地区水泥行业正在重复过去江、浙等华东地区所走过的道路——产能过剩、集中度低以及竞争过度,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增加行业集中度来解决。”12月15日在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上,针对目前我国西南地区水泥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的话掷地有声,“我们组建西南水泥,就是要通过联合重组的方式,带动西南地区水泥企业共同成长,使行业竞争回归理性。”

        在西部大开发、四川地震灾后重建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的背景下,西南地区水泥需求急剧增长,不少企业看准时机大量投产,水泥产能迅速扩张,如果不加节制,西南地区水泥总产量可达到4.8亿吨,这其中还有1亿吨的落后产能要淘汰,行业整体处于绝对过剩的境地。存量整合优化,减量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已经成为西南水泥行业发展的内在诉求。

        这并非中国建材联合重组的第一个“大手笔”。多年来中国建材发现并抓住机遇,用存量联合扩大规模,用增量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用管理协同创造效益,进而引领行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曾几何时,国内水泥行业过于分散、恶性竞争的局面使得行业效益水平低下,水泥企业像一盘散沙,缺乏整体实力,根本无法与外界抗衡。宋志平带领中国建材,顺应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开启联合重组的大幕,先后构建了淮海、东南及北方三大水泥核心区域,转变了水泥行业各自为战、拼命增产的传统发展方式。通过把企业联合起来,把存量集中起来提高市场话语权,推动行业由恶性竞争变为理性竞合,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产品品质、服务质量和科技含量,积极推广新型干法水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行业健康化发展和整体价值的提升……

        身处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过程完全依照市场而动。为保障资金融通,中国建材创立“七三原则”的参股模式,用少量国有资本带动大量社会资本,共同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从2006年到2010年,我国水泥前10强的产业集中度从15%增加到约25%,水泥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从46%增加到81%,中国建材用联合重组的一系列实践,为引领行业结构调整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建材也收获了一个发展的奇迹:10年间从一个经营极度困难的央企,华丽转身成为养活了11万个家庭、年上缴税收100多亿元的世界500强上市公司。(本报记者 邱 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