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边疆行》在“走转改”中完美转型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30日 09版)
    压题图片:记者彭祖(中)一行人徒步来到金沙江虎跳峡最美的地方虎跳石。(本版照片由中文国际频道提供)
    记者周雪梅在内蒙古与当地儿童一起合影。
    摄制组在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阿日哈沙特口岸拍摄时合影。(从右至左:编导孙涛、记者王静)
    记者蔡丽娜在西藏阿里地区丁嘎执勤点与战士们一起唱《边疆颂歌》。
    记者彭祖在云南怒江溜索后感动落泪。

        编者按

        今年8月份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百集系列节目《边疆行》在“走转改”中走出了一条崭新的旅游节目人文关怀新路子,成为“走转改”实践的成功范例。“走转改”让一个刚开始找不到准确定位的电视栏目,在短短的4个多月时间,平均收视率上升至0.24%,单期最高收视率达0.49%,观众好评如潮。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观众又是如何评价的?《边疆行》的探索对新闻界同行有什么启示?

        这是一条世界上最长的陆路边境线:行程22800公里,跨越南北5500公里,贯穿9省区,途经135个市旗县、500多个乡镇、130多处陆路口岸。

        这是一次长距离的电视采访行动:12路记者翻越400余座崇山峻岭,跨过15条滚滚江流深入体验,采访对象涵盖30多个少数民族、3000多基层群众。46000多分钟高清影像纪录,4500分钟的巨大节目容量。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百集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以纪实手法关注自然、关注民生、关注人文,通过记者真实生动的采访体验,为观众展现出一个发展变化中的真实的中国边疆形象。乘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东风,《边疆行》节目自身也完成了一次完美转型,走出了一条崭新的旅游节目人文关怀新路子。

        1.“‘走转改’挽救了《远方的家》”

        “从刚开始找不到准确定位到央视网点击全国第6名,‘走转改’挽救了《远方的家》。”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总监杨刚毅介绍说,2010年12月1日,中文国际频道改版推出4个新栏目,《远方的家》是其中唯一一个日播45分钟的大型旅游节目,在开播后的一两个月,节目定位始终不明晰,收视率不稳定,以至于有人质疑这个栏目能不能立住脚。

        用什么办法来稳住《远方的家》的收视率?中文国际频道的同志们集思广益,15年前的《边疆行》给了大家启发。1996年央视四套新闻部曾制作播出过百集系列节目《边疆行》,每集4至5分钟,出乎意料地引起一场收视热潮,很多观众天天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这正好与《远方的家》栏目的定位非常吻合,节目组决定再走一次边疆,到最偏远、最基层的地方去寻找最生动鲜活的题材。从2011年初开始,经过4个月的详细策划、调研和培训,百集《远方的家·边疆行》系列节目开始拍摄,从广西防城港北仑河入海口出发,顺时针方向沿中国陆路边境行进,穿越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最后到达辽宁丹东鸭绿江入海口,跨越9省区,行程22800公里。

        正在这时,“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轰轰烈烈展开,中文国际频道迅速结合《边疆行》系列节目采访制作,引导一线编导、记者自觉把节目与“走转改”活动深度结合起来,让采访拍摄更有针对性,节目更贴近百姓,贴近观众。《边疆行》播出后,《远方的家》栏目收视率节节攀升,比以往日常节目提升50%以上,观众好评如潮。

        2.“虽然辛苦,人也晒黑了,但心灵净化了,认识升华了。”

        走乡村,访农户,捕捉最生动的场景,挖掘最感人的故事,在《边疆行》摄制组的采访活动中,记者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实实在在的边疆生活的体验者。

        记者彭祖心中一直保存着这么一个故事。

        摄制组在滇藏公路沿线采访时,偶遇一位藏族老阿妈正在清理塌方的路面,彭祖下车跟老阿妈攀谈起来。阿妈今年67岁,因为这个路段经常塌方,11年来,她每天要走近两小时到这里义务修路。

        看着阿妈长满老茧的手骨节已经变形,彭祖不禁问她:“您做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老阿妈的回答非常简单,“我什么都不为,只是不想来到这里的车出事。”

        “走的路越来越多,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心灵的撞击越来越多。在《边疆行》,我不需要做作,不需要设计,不需要夸张。只要将当地人最原始的生活状态、生活态度用最真实的镜头语言呈现出来,就是最美的。”彭祖告诉记者。

        摄制组坚持走到祖国边疆的最前沿、最深处。走到一个叫哈里村的德昂族村落时,村委会主任一把握住记者王静的手说:“建国62周年了,可把你们给盼来了,党中央没有忘记我们!”在《边疆行》摄制组到来之前,从没有一家国家级媒体到过那里。一句简单朴素的话,让摄制组一行人一下子觉得自己肩上的摄像机、手中的话筒,份量是那样的重。

        上西藏,下云南,赴新疆,一趟趟走下来,年轻记者王静感慨地说:“作为一名80后年轻记者,在走基层的过程中,我的认识也悄然变化,走基层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由最开始对所见所闻的被动接收,慢慢地变成了主动积极思考。渐渐地,我觉得自己看问题的眼光变了,不再浮躁了,而是真正地怀着一颗谦虚的心,愿意倾听他们在做什么,在说什么。近六个月的拍摄,我们虽然很辛苦,人也晒黑了,但心灵净化了,认识升华了。”

        3.“这是新闻界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一个成功典范”

        “《边疆行》的‘走转改’实践培养和建设了队伍,使大批80后年轻编导记者成长成熟,他们作为国家主流媒体电视人的使命感、光荣感、责任感大大增强了。”杨刚毅告诉记者,《边疆行》不仅锻炼了队伍、提高了队伍的综合素养,也大大提高了记者编导的采编播报等业务能力。没走边疆以前,很多记者的串词和提问是事先设计写好的,而这次边疆行,记者所说的都是“真情实感”。

        深入到基层,边疆人民勤劳善良、乐观奉献、热情质朴的品质深深感染了中文国际频道的记者编导。记者吴丹、周雪梅,编导马戎、朱军和摄像阮健等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只要有机会就要为边疆多做事,希望今后还能多多制作这样的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边疆、关注边疆、带动边疆的发展。

        《边疆行》真正走进了边疆的山山水水,也真正走进了观众的心灵,提升了中文国际频道的影响力。截至10月中旬,11000多条来自海内外观众、网友、微博的评价给这个系列节目打出了高分。有专家评价说:这是一次打动人心的长距离采访,也是中国新闻界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一个成功典范。观众通过记者真实生动的体验和纪实报道,切身感受到了一个绚丽而难得一见的地理中国。

        (本报记者 周 华 柴如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