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农家书屋就是我的家”

    ——记湖北省浠水县退休教师汪新民和他的“农家书屋”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30日 02版)
    汪老师与老伴、大女儿 夏静摄

        12月20日,迎着寒风,记者跟随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一行来到革命老区浠水县洗马镇羊角桥村,采访一位很特别的基层文化人——退休教师汪新民。

        位于大别山南麓的羊角桥村是个偏远的小山村,几间低矮简陋的瓦房,便是汪新民创建的“农家书屋”,而这里也是汪老师的家。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张良成亲手把2000册新书、一台32寸液晶电视和一部碟机送到了汪老师的“农家书屋”,并紧紧握住汪新民的手说:“汪老师,您多年坚持办农家书屋,节衣缩食,不容易啊,您是我们的榜样。今后还望继续坚守、传播知识,为村民建设好精神家园。”这次,省新闻出版局还为汪老师添置订购了17个铁皮柜。

        汪新民十分感激地接受了捐赠,并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农家书屋”的情况,讲述书屋从创办时120册书刊到现在10万册书一步步发展的经过。

        “有了书屋,生活丰富多彩”

        今年72岁的汪新民依旧精神矍铄。

        他的“农家书屋”创办于2003年。1998年从村小学退休后,热爱读书的他就一直没闲着,办剪报、收藏书籍,积累了大量的文化资料。眼见因为农村文化条件差,不少村民农闲时无所事事,村里赌博成风,他产生了创办免费书屋、引导村民读书的想法。

        汪新民告诉记者:“办书屋前,村里人就爱到我家来借书。那时我就想,何不干脆拿出自己的书,办个知识小屋呢?”在与老伴商量后,汪新民便腾出一间屋子,将收藏的120册书刊整理出来,用退休工资订报买杂志,添置书架、桌椅,这样就办起了“知识小屋”。

        书屋创办之初,规模很小,前来看书的人也不多。于是汪新民就每天主动将书送上门,或是将村里孩子叫到家里来看书、给孩子们讲故事。慢慢的“书屋”有了人气,来看书的人越来越多,就连邻村的人也纷纷跑过来。

        有了“农家书屋”,村民的生活丰富起来了。姜文珍老人是书屋的常客,她说:“我爱看文学书,还经常写点民间故事,有了这个农家书屋,老来生活丰富多彩。”羊角桥村村长汪东风介绍,“以前农闲时村民常常打牌、喝酒,办了书屋以后,百分之七八十的村民都到这里来充电学习知识,村里的民俗也变得文明起来。”

        “我替农村孩子讨书”

        “我很喜欢来汪爷爷的书屋,爸妈不在家,家里人也没时间管我,我有什么心事都告诉汪爷爷,汪爷爷就是我的亲爷爷。”12岁的胡晓静对记者说。

        晓静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奶奶去世后她和姑姑住在一起,姑姑平时忙没什么时间陪她,她就经常到汪新民的“农家书屋”来看书、做作业。

        在羊角桥村,像晓静这样的留守儿童不少,全村100多户人家中,学龄阶段的孩子90%以上是留守儿童,一到放假,这些留守儿童没地方去,“农家书屋”也就成了孩子们的家。

        “要认识人行横道,有个斑马线的地方,就是人走的地方。”这是“农家书屋”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中汪新民对孩子们的教导。除提供图书外,汪新民还将书屋当做孩子们的校外辅导站,举办安全教育讲座、小提琴表演等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为留守儿童建起了快乐的心灵家园。今年4月份,为宣传校车安全,汪新民连续20多天跑到县中小学,设置展板、发放传单。

        看书的人多了,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汪新民面前——书不够。“孩子们来这儿借书,问我有没有作文书、漫画书,我说‘没有’,看着他们空手而归,我就想着,应该想办法帮他们多找些书。”汪新民说,为了增加图书,自己每月都会从1117元的退休工资中拿出部分钱来买书、订报,然而一些大部头的书仍然买不起,为此,他便四处“讨书”、“求书”。

        “别人讨米讨饭,我汪新民就去讨书!”别人丢的书他捡回来,别人当废品卖的书他买回来;他还多次拜访县、镇领导,甚至给自己的学生写信,希望他们支持“农家书屋”,赠送书刊。

        第一个被讨的对象是浠水县委书记周勇,2006年底,汪新民给周勇写了一封求援信。不到半个月,周勇不仅自己将几十本个人书籍送上门来,还动员县科协、文化馆、图书馆送来农村实用图书400多册,赠订多种党报党刊。

        一次,一位北京来的书商在浠水出售一批历史题材的书,汪新民知道后,跑去帮忙在街上卖了一个星期的书,不要工钱,就要人家给点儿书,“给了几十本书,都是村民们喜欢看的,自己苦点儿累点儿也值得。”

        今年暑假,为了给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中小学课外读物,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汪新民在湖北电视台公共频道、浠水新闻网等多家网站及QQ群里讨要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他在倡议书中说,“我想替农村孩子讨点书,哪怕一本两本、一册两册、看过的或用过的,只要书本干净整洁就行。”

        “书屋就是科技阵地、致富阵地”

        在汪新民的“农家书屋”,记者看到,一位村妇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记者凑过去问:“你看的什么书呀?”“科学养牛的书,介绍国内外的养牛方法。觉得书里科学方法养的牛好幸福啊!想到自家的牛好苦啊,以后一定要善待家里的牛!”她笑着说道。

        “在这里看书三四年了,这里的书用途很大,我的鸡场就是靠这些书挽救过来的。”村民李刚说道,2008年一次传染性支气管炎席卷他的鸡舍,附近没人懂技术,10万元投入眼看就要打水漂,心急如焚的他向汪新民借了两本书,研究治鸡呼吸道的方法,保住了4000多只鸡的命。

        “我们这儿山多地少,以前就是种点水稻,近年来不少村户转向养猪、养鱼、养鸡,年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2000多元增加到4000多元。”村支部书记周继武介绍,远近村庄的养殖户都爱来汪新民的“农家书屋”借书,学习农业技术知识,参加书屋组织的读书活动、书法培训活动,村民们聚在一起写对子、练书法,切磋致富经验。“汪老师的书屋就是村里的科技阵地、致富阵地啊!” 

        看着书屋为村民们做了好事,汪新民乐呵呵地说:“我没田没地,但我有书,能够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

        “书能延续我的生命”

        “我的人生中,书屋最宝贵,书屋就是我的家、也是我的命。”汪新民说。简陋的书屋,汪新民守了8年,操劳了8年。经过8年的发展,“农家书屋”藏书由最初的120册发展为如今的近10万册,涵盖历史、文学、科技、童话等11大类,每年借阅人次达1500次,成为当地村民求知学习的好去处。让孩子们快乐学习,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农家书屋”就是山村孩子、村民们共同的家。小小的书屋犹如一盏“小桔灯”,照亮了整个山村。

        创办“农家书屋”,是汪新民一个人的坚持,也慢慢变成了老伴、女儿、村民等一群人的守候。

        当记者问汪新民“看书的人这么多,您有帮手吗?”汪新民感激地瞅着妻子说道:“她就是我的帮手。”汪新民说,老伴顾桂娥尽管身体虚弱,但一直陪他坚守着,帮他打理“农家书屋”,每天早早将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烧好开水,泡上茶,张罗着村民到家里来“读书”。

        两个出了嫁的女儿也支持父亲,大女儿汪小毛还在自己的婆家办起了“农家书屋”,目前她的书屋也有五六千册书。“爸爸给我的嫁妆就是书,别人陪嫁都是陪金陪银,我就是陪书。”刚赶回娘家的汪小毛笑着对记者说道,自己每次回娘家什么都不带,就带一摞书回去。

        在汪新民的带动下,“农家书屋”从一家走向了众家,不断发展壮大。据黄冈市文化局局长肖红娟介绍,浠水县把农家书屋工程当做一项民心工程,按照共建与自建相结合的原则,共建设了农家书屋643个,基本覆盖了所有行政村,每个书屋配备书柜5组、图书1500册、光盘100张、电视机一台、影碟机一台。全县已有农家书屋固定读者32000多人。

        “到目前,全省建成的农家书屋28120个,基本实现全覆盖。农家书屋是一项惠民工程,推介学习汪老师的经验,要建管并重,发挥作用,及时配好农民需要的书,引导农民朋友来看书,同时还要组织留守儿童进农家书屋,开展课外集体阅读活动。在农忙时节,书屋管理员要给农民送书上门,保障群众的借阅需求。”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张良成说。

        怎样发挥“农家书屋”的辐射作用?汪新民尝试发展了6家文化中心户,为每家配送100本图书,每月可以来“农家书屋”更换两三次,让村里和邻村能更方便地就近看书,实现从“一家书屋”到“家家书柜”的梦想。

        记者在文化中心户登记表上看到,村民们纷纷留言表达了美好的愿望:“想多学点儿知识,做新型农民。” 

        如今,汪新民的“农家书屋”在他女儿以及更多的书屋管理员手中得到了传承、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而他,仍守着书变老。当地有句俗话叫‘富不丢猪,穷不丢书’,这些书报不仅能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还可以为村民脱贫致富助一臂之力,更有令他欣慰的是留守的孩子们能在这里吸取知识的养分,走出大山。

        看到政府及社会那么多人支持“书屋”,汪老师十分感慨:与书为伴,我的生活是幸福的。相信书屋也会越办越好。(本报记者 夏 静  本报通讯员 朱 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