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中国佛牙舍利轰动缅甸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9日 08版)

        镲铃声脆,法螺深沉,迎奉佛牙,顶礼膜拜。12月24日,中国国宝级文物释迦牟尼佛真身佛牙舍利,正式结束了在缅甸的第四次巡礼。

        应今年5月份首次访华的新政府总统吴登盛及缅甸国内信众的殷切要求,本次巡礼始于11月4日,并先后在新首都内比都、第一大经济文化中心仰光及中部重镇曼德勒各巡礼供奉16天,所到之处,皆引起巨大轰动。

        11月4日,佛牙抵缅的当天,本报记者前往内比都迎奉现场进行了采访,深深地被缅甸信众的恭敬虔诚与感恩的心所感动、所震撼。正如缅甸当代著名诗人吴梭纽表达拜谒佛牙心情的诗作所云,“胸怀崇敬多虔诚,心地纯洁脸挂笑。信徒夹道迎佛牙,场面动人难述描。”这一天成为内比都建都以来最热闹、最圣洁的一天,以往偌大空旷的新都,竟聚集了2550名各界群众组成的欢迎团在机场头顶烈日列队恭迎佛牙;另外还有包括总统、副总统等高官及家属、附近镇区居民在内的超过3000名信众,聚集在供奉佛牙舍利的内比都“大金塔”法会现场及沿途。

        “见舍利如见佛!”开着水车一遍遍清洒道路的清洁工人,身着盛装、翘首以待诵经欢歌的男男女女,为在第一时间内争睹圣物而似乎忘记一切的耄耋老人和年幼孩童,都是一样怀着一颗颗恭敬之心。

        护法团成员北京灵光寺方丈常藏大师父说,中缅两国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两国佛教徒同饮一江水、同念一本经,有着悠久深厚的传统友谊。佛牙巡礼成就了两国佛教友好交流的一段佳话。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吴登盛担任国家元首后访华时,代表缅甸人民亲自表达了恭迎中国佛牙舍利到缅甸巡礼的迫切愿望。佛牙的巡礼是中缅两国佛教交流的重要桥梁,此次巡礼必将促进两国传统的胞波情谊,也将增进两国佛教徒之间的法谊。

        佛牙在缅甸三城供奉期间,均受到政府和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顶礼膜拜。缅甸前政府商务部长、代外长吴钦貌基老先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虽然自己年近八旬,但观礼和膜拜佛牙仍有种醍醐灌顶、灵魂激荡的感觉,在佛牙舍利前近距离打坐、诵经,一股巨大的满足感油然而生。“我的夫人也是如此,心满意足的她甚至激动地将自己佩戴的首饰当场摘下,供奉在佛牙前”。据有关方面统计,本次供奉期间,参观人次约在2000万左右。

        佛牙舍利本次赴佛教之国缅甸供奉取得圆满成功。这一场佛门盛事,必将为中缅两国人民带来吉祥与和谐,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人民的友谊,为两国文化交流书写新的篇章。

        (本报仰光12月28日电 本报驻仰光记者 李志强 汤先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