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身边的感动

    老林业厅长留下了助学遗愿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9日 06版)

        本报讯(通讯员陈胜伟 记者陆健)浙江农林大学10位贫困生日前各获得了5000元奖学金,奖学金是用资助者的名字冠名的——“亓汉三英才奖学金”。

        亓汉三早在12年前就去世了,这是他的家人在替他完成遗愿。亓汉三的夫人杨涌出现在捐赠现场,她今年已经84岁了,二儿子与三儿子陪她一起来到学校。“老父亲12年前去世的场景历历在目”,儿子亓伟明动情地说,“他去世前一直在存钱,可惜能力还不够,叫我们如果有能力,一定要帮帮那些贫困的农林学子……”

        出生于1915年的亓汉三,当过老师,参加过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浙江工作,担任过浙江省林业厅厅长,并全程参与筹建浙江农林大学的前身天目林学院。 

        亓伟明说,父亲的助学心愿源自一个没吃午饭的学生。有一天,正是午饭时间,亓汉三在校园里转悠,发现一名学生躲在角落里看书,经过询问老师才知道“那孩子没钱吃饭,一到饭点就躲起来看书”。

        亓汉三愣住了,立即掏出口袋里所有的钱交给老师:“拿去,给那孩子买点吃的。”从那以后,他多了个心愿,多存点钱,帮助贫困的孩子完成学业。

        1999年,亓汉三临终前对夫人杨涌和4个子女说出自己的遗愿:自己省吃俭用留下的不到一万元的存款,要全部捐助给贫困农林学生,亓家后代也要尽自己所能资助贫困的农林学子……

        “帮帮农林学子……”亓汉三的这句话,刻在老伴杨涌和4个子女心里。杨涌为此召集4个孩子开家庭会议,主题是:如何帮助更多的学生。杨涌自己首当其冲,成了家里节俭的典范。在老太太的“熏陶”下,全家人从不敢乱花钱,即使是一盆用过的洗菜水,他们也要留下来冲马桶。

        2011年,在杨涌老人召集下,亓汉三的4个子女聚集在一起,召开家庭会议,商量如何为父亲实现遗愿。4个子女都同意取出各自家里的积蓄,和父亲留下的存款共163万元,到浙江农林大学设立一个奖学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