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杨亮)“十一五”时期,各级财政部门建立健全财政教科文投入增长机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投入规模迅速扩大。2006-2010年,全国财政教科文累计支出6.38万亿元,比“十五”时期的2.48万亿元增长了1.57倍,年均增长23%。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
记者今天从财政部获悉,“十一五”时期,全国财政教育累计支出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6%;科学技术累计支出1.37万亿元,年均增长25.2%;文化体育与传媒累计支出5615.14亿元, 年均增长20.9%。“十一五”时期,财政支持教科文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国财政累计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4593亿元(不含教师工资),近1.3亿名农村学生享受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3000多万名寄宿生免除了住宿费,中西部地区1200多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生活费补助。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02亿元,重点支持建设了2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约300所示范性中职学校。继续实施“985工程”、“211工程”等,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健全,各级财政投入资助经费总额达2263亿元,每年资助约340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财政不断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建立健全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新机制。支持《科技规划纲要》任务全面落实。“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共安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经费235亿元,“863”计划经费345亿元。切实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共安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292亿元,“973”计划经费115亿元。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
——支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五大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累计安排专项资金302亿元,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支持1444家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研究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相关配套政策,出台财政税收、投资融资、资产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人员分流安置等扶持措施,截至2010年底,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2亿元。同时,制定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电影、动漫、新闻出版和发行等文化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今后一个时期,各级财政部门将继续大力支持教育改革发展,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大力支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支持高等教育提高质量,进一步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着力支持科技创新,深化科技经费管理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推动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实施;全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立财政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署名文章《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改革创新 努力开创财政教科文工作新局面》,见今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