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闵乃本院士前,记者多有顾虑,因为老人数月前刚做过切除肿瘤手术,至今一直在医院休养。然而,获知记者的采访意图后,年逾古稀的闵乃本竟欣然应允,并坚持起床在会客室接受了采访。
“真正的科学家要耐得住寂寞,10年、20年静下心来,不能急,不能以功利为目的,成功便是水到渠成的事。”老人的开场白让记者大受触动。在闵乃本看来,做研究是一辈子的事。从1986年开始,闵乃本的课题组经过近20年的漫长征程,建立了准周期超晶格的多重准位相匹配理论并研造出与之相配的介电体超晶格,为激光装置的小型化、集成化提供了可能;课题组研究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项目荣获了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但闵乃本的成就不止于此,他成功研制了全固态超晶格红、绿、蓝三基色和白光激光器,使中国彩色激光显示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电子轰击仪……谈及成就,老人只是淡淡一笑。
一支笔、一本笔记、数份学报,病房里的他依然不忘科研。老人指着学报上的一篇文章,眼神中充满光彩:“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将对未来中国科研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说到这里,老人不胜感慨,“科研设施建设是进行物理研究的重中之重。”
经闵乃本主持的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实验室用房近20000平方米;拥有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等大型仪器50余套,仪器固定资产超过1亿元。国际著名刊物《Nature》还将其誉为“已经接近世界级水平”的研究机构之一。过硬的科研设施带来了精彩的科研成果:实验室逐步建立了介电体超晶格的理论体系,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尤其是准周期光学超晶格中耦合参量过程的发现等一批创新性成果在《Science》等国际学术期刊上的发表,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有了安定的环境,有了完善的设备,却没有精力去搞科研了。”老人脸上掠过一丝遗憾,转而又欣慰地笑了,“为学科培养有用之才是我此生不懈的追求。” 祝世宁、朱永元、王振林、陆延青等师从闵乃本的学生如今都已成为学科建设的带头人,其中祝世宁于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闵乃本对中国未来的科研前景信心满满,“如今正是开展科研工作的‘黄金年代’。20年后,中国的各类学术研究至少有三成能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为什么是20年?闵乃本娓娓道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两弹一星’是中国科研界最大的成就之一,而当年那批学者是在40年代左右开始做科研。未来20年是出成果的重要时限,到2030年,中国一定能出现一大批国际一流学者,科技也能够引领世界!”
采访结束时,老人对当代学生提出了这样的期许:“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靠真才实学担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张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