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深度关注

    闯出工程人才培养新路

    ——山东理工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崔文斐 崔乃林 李义勇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8日 16版)
    工程人才培养既影响我国的产业发展,也必然影响与之相关的高校专业发展。CFP

        2007年4月,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三学生王栋栋,正在为考研还是就业纠结不已。正巧学院与东软集团面向大三学生招收定制班,他很幸运地入选了。实训期间他写了大量的代码,C语言和Windows编程水平提升很快。如今,他已是东软集团高级软件工程师,并多次获得东软“明日之星”、优秀员工称号。

        王栋栋的经历只是山东理工大学无数学子的缩影。山东理工大学围绕社会需求和市场导向,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构建了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工程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

        2010年9月,山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开课,“卓越计划”进入实施阶段。山东理工大学是唯一一所入围的“卓越计划”山东省属高校,现已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采矿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4个专业开展培养工作,实行本科工程型、硕士工程型两段制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其中本科工程型工程师培养模式是“3+1”模式,即在校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累计1年。学生本科毕业后,通过考试可继续攻读工程硕士。目前,学校已经与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等多家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召开校企联盟会议,并聘任企业中的资深工程师任兼职教授,为学生讲授实践课程。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有几个特殊的班级,他们的所有课程,从测绘到设计,再到制作,都以机器人为对象设计教学内容。这样的学习不再抽象,不再离散,而是非常具体地针对机器人制作的需要,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以项目带动课程。这就是CDIO试点班。

        CDIO模式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是当今国际社会先进的工程教育模式。山东理工大学是全国39所试点高校之一,也是山东省唯一一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作为试点专业,以集机械、控制、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为一体的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以三级项目为载体设计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CDIO“基于项目的学习”的理念。

        “定制式”模式: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

        我国虽然每年有100万的IT工作岗位,但是计算机专业却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如何创新教学体系,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答案只有一个:到企业中去,到市场中去!

        该院根据专业特点和企业用人要求,发挥学院的教育资源、办学优势,利用东软集团的优质实训资源和软件工程师的人才优势,校企携手,共同承担人才培养工作。“联合培养、定向教育、共同考核、双向选择”的校企全程合作教育模式就此建立。该模式面向本科三年级的学生,采用“3+1”学制。2008年1月,计算机专业学生32名毕业生成功签约,分别在东软沈阳总部、大连分部就职。

        随后,计算机学院陆续与乐成3G创意研发基地、上海杰普软件教育集团、无锡NIIT软件外包学院等多家IT企业合作,以学分置换的形式进行校企合作。近三年已有300多名毕业生通过校企合作教育实现了高质量就业,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今年暑假,鲁泰纺织服装学院2008级学生张志立,跟20余名同学一起来到鲁泰纺织公司顶岗实习。还未毕业的他们,在那里却享受到了与员工相同的待遇。公司不仅免费为他们提供两人间的住宿环境,吃饭补助,每天还有56元的收入。最重要的是,他们零距离接触世界纺织服装领域内最尖端的生产技术与设备,以及最前沿的流行时尚,弥补了实践经验的欠缺。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高档色织面料生产厂商和全球高端品牌衬衫制造商,生产经营业绩位居全国纺织行业前茅。学校与该企业联合成立了鲁泰纺织服装学院,该院学生前3年在校学习,最后一年在鲁泰公司进行部分专业课程学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学院每年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脱产实习,同时聘请企业高级专家和技术骨干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学院的教学和实践工作。鲁泰公司还每年投入40万元作为学生奖助学金。

        计算机学院“定制式”培养模式和鲁泰纺织服装学院的成立,既能为企事业单位输送“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的后备人才,又能帮助学生实现顺利就业。让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培养专门人才的道路。

        “拔尖学生”模式——打造精英人才

        杜世泉,2009级学生,获第四届全国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第三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隋超,2010级学生,获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现场总决赛一等奖、山东赛区特等奖;

        ……

        这些只是大二、大三的学生,却已在各种国家级大赛中多次获奖,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山东理工大学创新试验班的学生。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拔尖人才,山东理工大学自2009级开始设立本科创新实验班。从本科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分别组成机械类、经济类实验班。在实验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示范基地,同时以人才的高品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实验班原则上小班授课,学校选派优秀教师承担实验班的教学任务,每班配班主任1名,每5名左右的学生配备1名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教师担任科研导师。实验班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15创新学分。2009级机械实验班第一学年就有50%以上的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和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仅机械制造一个专业就有近20人次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大奖。

        “大一时,除了原有的英语课外,我们也都开设了外教课,学习中西方文化。大二下学期,学校专门聘请美国密苏里大学的林于一教授,为我们进行了40课时的机械全英文授课。这让我们感觉,学习成为了一种幸福。”机械实验班2009级学生纪前程满脸的自豪。

        研究生教育《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实施、机械工程学院的教授咨询室、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教授(博士)与本科生结对子创新培养计划、化学工程学院的名师导航活动……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学院,都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高质量地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各类高素质的人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