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光明时评

    躲避不能制止泄题与改分

    作者:郭 钦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7日 07版)

        据报道,在临近2011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公布成绩之际,各种“提供最后改分服务”的消息通过手机短信和网络论坛在考生中疯狂传播。与此同时,司法考试也陷入“考前有泄题,考后可改分”的质疑,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则再次被指出考前泄题。虽然此后有部门紧急辟谣,但国家级考试频频被曝泄题,引发了公众对考试诚信话题的集中关注。

        尽管还未能在设计层面上做到完美,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考试至少是种相对公平的方式,尤其是以国家名义组织的各类考级或资格认证考试。然而,现在不断曝出的考试负面新闻,确实让考试制度和相关部门的公信力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公众有质疑,甚至相关证据已经摆上台面,但许多部门仍采取回避的态度。于是,关于考前泄题、考中作弊和考后改分的爆料甚嚣尘上,在网上不断出现、发酵。真相到底如何,是考试制度真的出现了漏洞,还是有骗子利用考生急于通过的心理浑水摸鱼,至今没人说得清楚。

        沉默,显然不是处理此类事情的最佳办法。回避,或许可以让相关部门免于直面考试黑幕带来的尴尬,但也伤害了考试制度和政府公信力。因为,其他领域不时曝出的权钱交易黑幕和考试本身有限的通过率,都会让公众尤其是考试参与者,对这些考试负面新闻抱有“宁可信其有”的心态。更何况,不论是真有人在这样的质疑中通过作弊获得了成功,还是有考生因此受骗蒙受财产损失,说到底那都是相关管理部门的失职。而且,即使当下这些考试真不存在泄题,对这些问题如此长久的悬而不决,也是对作弊的一种助长。

        须知,国内每年要组织进行大量的考试,因考试衍生出的产业和利益链已然十分庞大。在种种利益纠葛下,泄题和作弊的风险也就相应增加。相关部门不愿直面考试制度的漏洞,那无疑是给铤而走险者提供了更多空间。这实在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超九成被调查者认为,近年来国家级考试的公信力一直在下降,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以国家和政府信誉做担保的各类考试,有的还带有一定强制性。一旦其结果陷入虚假的指责,那受损的就不只是政府公信力,更有依靠这些考试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人才选拔体系。

        国家级考试再也经不起这样的轮番质疑了。加强监管,公开透明,加大作弊成本和惩处力度,其作用毋庸赘言。可在这一切之前,只有相关部门真正愿意直面当前考试公信力下降的事实,直面公众对泄题和改分的种种质疑,本着负责的态度进行调查并给出真实的结论,那些推动考试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措施,才有可能最终付诸实施、产生实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