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心理健康”从何而来?

    ——苏州市沧浪区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纪实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7日 03版)

        根据中国心理学会最新调查数据,我国重性精神病患者1600万,抑郁症患者2600万,具有心理问题者可能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几倍。有调查显示,苏州有25%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真正接受治疗的还不到千分之一。

        提高市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刻不容缓。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谈起心理咨询,人们通常谈“病”色变,普遍的反应是:“去做咨询的时候,别人还以为你真有病呢,还是自己忍着吧。”而在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居民从最初抵触到慢慢接受,如今已经开始主动寻求心理服务。

        政府做“媒”,搭建“心灵桥”

        “提高市民心理健康水平,是社会和谐、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软件’。”苏州市沧浪区卫生局局长钱月云认为,因政府缺位,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良莠不齐”,导致市民寻求心理健康咨询的渠道不畅,“政府有责任主动作为,来推动这件事。”

        2008年4月,沧浪区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中心成立。沧浪区卫生局爱健办副主任陈小民向记者介绍,中心采取服务外包形式,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采购,现在由苏州慧翔文化传播咨询有限公司中标“运作”,“作为区卫生局的下属机构,中心每年有10万元专项运作资金。”

        为保证服务的专业性,沧浪区卫生局特邀苏州广济医院院长、苏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李鸣,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黄辛隐,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心理学会秘书长吴继霞等心理方面的专家担任顾问。

        “卫生局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每半年就请专家顾问、局里领导评估一次,不达标就被取消资格,马虎不得。”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李莘说,经过前期大量的调查,他们发现市民更多关注的是身体健康,而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针对市民心理健康意识淡薄的情况,中心以社区作为突破口,一方面根据前期调查,对社区居民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另一方面,在所有社区建立心理咨询平台,通过社区居委会收集群众需求,按需安排专家为社区老百姓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3年多来,中心主动深入到社区、辖区企事业单位、养老院、居民家庭等地,开展现场心理咨询、举办专题讲座,真正成了社区居民的“贴心人”。截至目前,共开展社区免费心理健康讲座200多场,受惠人数达15000人次。

        资源整合,释放“专业”能量

        家住苏州市百步街社区的郭阿婆,六年前连遭身患癌症、老伴病逝、丧失独子三劫,生活困难,几度轻生。在李莘、徐苏丹等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干预和疏导下,她不仅重拾了生活的念头,甚至找了份工作挣钱供孙子读书。

        吴继霞认为,心理咨询只有由专业人士来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莘透露,在国外,心理咨询是进入保险的,收费很高,但在国内,这个行业往往和公益事业联系起来,“因为这行比较弱、工资相对较低,很多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很难找到实践的平台,往往放弃本专业另择出路。”

        沧浪区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今年8月,成立沧浪区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团队,每月请专家对他们进行两次免费培训,现已有62名志愿者。苏州大学附二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技师张志琳便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中心志愿者主要有两项工作,一是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二是深入老年公寓、社区等服务,“看着一个个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时,心灵便能获得莫大的满足和快乐。”

        陈小民说,他们已经在桐泾、泰南等6个街道,建立了7个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基地,以后将覆盖到全区67个社区,“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志愿者和社区医务工作者们就能更加细致深入地开展居民心理状况调查,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活动。”

        黄辛隐认为,沧浪区通过社区关注居民心理健康,具有探索意义:“他们针对心理咨询这个行业面临的困难和市民的心理健康现状,不断尝试真实有用的解决方法,真正把‘怎样提高市民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为一件实事,踏踏实实地做到基层、做到社区的每一位居民,是非常难得的。”

        有效干预,1+1>2

        对特殊行业人群的心理干预,一直是中心关注的重点。

        “接近他们之后才发现,原来城管人员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常自嘲自己是公务员中的‘农民工’”。李莘告诉记者,城管执法人员日常工作常处在矛盾的交汇点,且处在多重压力“夹缝”中,各种冲突时有发生,各种委屈、憋闷发泄不出来,会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极大危害。

        沧浪区城管大队队长胡金华对记者说,每周三下午,李莘等心理咨询师,都会走进城管大队,对队员进行集中辅导,并推出了“队长聊天室”,对队长、中队长进行单独辅导。

        通过辅导,队员们不但学会了自我调节情绪,还把心理沟通的方法自觉融入到工作中。今年9月的一天,劳动路菜场,陆某的非法摊位被城管执法人员强制拆掉后,情绪很激动。和以前不同的是,执法人员没有迅速离开现场,而是留下来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半小时后,陆某被感动主动收摊回家。

        除了城管,根据前期的心理状况调查结果,他们还重点对社区老人、外来青少年、公交车司机等心理疾病的易发群体,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帮助。

        “那些‘躲’在家里,不愿与人交流的空巢老人更需要关注。”钱月云说,目前沧浪区老年人已占全区总人口的17%,由于大脑功能的退化和离退休前后生活的急剧变化,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心选取百步街社区24位深居空巢老人,由李莘带领3位心理咨询师,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心理干预和辅导。现在,他们不仅从家里主动走出来参加社区活动,还积极推荐身边的亲朋好友前来咨询。

        李莘说,这是一份艰巨但又非常值得去做的工作,“我们工作的最大意义在于,一方面帮助患者解除心理痛苦,另一方面让接受心理辅导和干预的人,将心理健康知识、技术等,自觉融入到工作、生活中,再去影响其他人,让更多的人受益,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特约记者 李 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