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关注国内影视剧创作

    新媒介给电影带来了什么?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6日 07版)
    “微”电影有“大”能量 李晓宜/CFP

        做完一天的实验,张梅坐在了电脑前,轻点鼠标,开始观看最近的热门电影《失恋33天》。张梅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还好有网络,为我看电影提供了便利。”张梅说。

        像张梅一样选择在互联网上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多。

        打破院线选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收视设备的更新换代,人们在家里同样能够享受到在电影院里的视听感受。谈到这种新变化,奇艺网高级内容总监高谨略显兴奋。高谨的兴奋缘于这样一个背景:我国年产影片五六百部,而一半以上进不了院线,80%的电影处于亏损状态。在他看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给众多进不了院线的电影提供了一个“出口”。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于国产电影中90%的中小成本影片而言,新媒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播放和展示平台。

        据了解,制约中小成本电影发展的主要瓶颈来自于发行渠道的不畅。由于预算限制,中小成本电影要么进入不了院线,要么在院线排不到好的档期,最后票房大多不理想。去年同时上映的大片《唐山大地震》和中小成本影片《人在囧途》,从票房表现看,《唐山大地震》拿到了七八亿元,而《人在囧途》只有几千万元票房。“可在奇艺网上的点播量,二者几乎相当,都超过一千万次。这说明中小成本影片不是没观众,而是缺乏播映平台。”高谨说。

        实际上,新媒介对“大片”同样是机会。据艺恩咨询总裁郜寿智介绍,《让子弹飞》一个月在优酷上的播放量换算成虚拟票房近4亿元,而该片最后院线放映的总票房不过6.5亿元左右。

        网络等新媒介所带来的市场机会已让不少新媒体公司行动起来。目前,包括优酷、土豆、奇艺、迅雷等各大视频点播网站无不推出电影的在线付费点播。“虽然这个市场还不成熟,但其市场前景却是无限广阔的。”郜寿智说。

        人人都可拍电影

        新媒介对电影的影响远不只在播映渠道上。在电影制作领域,新媒介及其技术也激荡起一池春水。一个标志就是所谓“新媒体电影”的出现。

        “‘新媒体电影’最重要的特征是与网络平台及网络受众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影与网络视频短片之间的新生事物,比传统电影更具灵活性和草根性,但比网络视频短片更专业、更有理想和抱负。”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道新这样阐释。

        去年8月,向来作为播出渠道的优酷推出原创作品——“11度青春系列电影”,没有专业的导演、没有专业的演员,却引发点播狂潮。单11部作品之一的《老男孩》点击量就上亿次。

        受此激励,去年还为版权大打出手的各大视频网站,包括网易、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今年都不约而同地转向原创制作。这些原创作品有的叫新媒体电影,有的叫微电影,名号不一,形式却很相似:故事小,长度不超过40分钟;情节多为成长经历、爱情故事,主题清新,旨在感动年轻观众;邀请明星名人参与,在网络、手机、院线等多种平台推出。

        业内人士认为,影视剧网络版权价格将在几年内赶超电视台,对网站而言,多元化经营才能缓解成本压力,一手买剧,一手自创,不仅有利可图,还能提升网站品牌形象。

        而去年12月,全国第一家以“新媒体电影体验消费”为核心的大众电影体验馆“爱微电影魔方”的启动,则更进一步使电影向“草根”开放。在“爱微电影魔方”体验馆,个人可以拍摄自己的电影,体验从电影的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到最后发行上映的整个流程。

        电影还是电影吗

        从传统院线到新媒体,从专业制作到自导自演,电影从传播模式到消费模式,都在发生着质的转变。谁都可以看电影,谁都可以拍电影,谁都可以放电影。那电影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吗?

        提出这种疑问的不在少数。

        “一定要把电影定位在一个高度,这种高度就是电影所应具备的艺术标准和技术标准,不能所有上荧屏的都叫电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梁明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华语电影论坛上的这段表述,反映了在新媒介技术的冲击下,相当一部分传统电影人的不适应。

        的确,新媒介、新科技在改变电影制作、放映形式的同时,对人们的电影观念和电影美学,都产生了巨大冲击。

        水晶石视觉展示有限公司副总裁于朝宗则认为,所有疑问和忧虑的实质是该如何处理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电影是一门基于特定技术上的艺术,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电影艺术形式的改变。“作为电影人,我们不该争执于电影是不是电影了,而应更多关注如何实现技术和艺术的有机融合以及二者融合后我们如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于朝宗说。(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