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

    文明创建巡礼②

    福州:以文化与宜居诠释文明之美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4日 07版)

        每个城市的美丽各有不同,而刚刚荣获第三批文明城市称号的福州,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美丽表情。在这里,传统文化散发着现代清香,优美环境滋润着百姓心灵。这座以文化与宜居诠释文明之美的城市,如今又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掀起全民文明创建的新高潮:12月23日,福州召开全市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动员大会,提出了今后三年的工作目标,致力于建设开放、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福州。

        文化涵养城市精气神

        福州这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历史文脉依旧清新迷人。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福州着力打造“人文福州”。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以三坊七巷文化、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和寿山石文化等为代表的闽都文化在今天重放异彩。

        文化涵养了城市精气神。评选“福州十大名片”,100多万市民踊跃推荐;“百万市民学礼仪”活动,110多万市民竞相参与。如今,“古节新过”在福州蔚然成风:正月十五成了民俗文化节,推出“两马”(马尾、马祖)同春闹元宵;七夕成了邻里节,拗九节成了孝顺节;还有读书月、榕树节、光饼节、芒果节等,每年都吸引了百万市民参与其中。

        从社区文化艺术节到激情广场大家唱,从海峡两岸合唱节到第五届全国特奥会闭幕式文艺晚会,一项项大型文艺活动,一个个文化舞台精品,一系列文化惠民举措……通过持续创建,福州的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茉莉花文艺奖评选活动广泛开展,闽剧《王茂生进酒》等一批文艺精品获得全国性大奖;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2010年“激情广场大家唱”荣获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成为全国群众文化活动的先进典型。

        宜居提升城市新内涵

        文明创建提升了宜居城市的新内涵。每年进入12月,大批黑脸琵鹭就会飞到闽江口越冬。这种濒危珍稀鸟类对栖息环境的要求很高,它们连续几年落户闽江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福州生态环境的优美。

        今年初开始,福州对城区75条内河开展综合整治。目前,安泰河、白马河、港头河、磨洋河等主要景观河道初步显现“水清、河畅、路通、景美”的效果。

        今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城市户外空气污染数据库》,福州的PM10浓度在全国排名第五。据了解,今年1月至11月,福州空气质量均为优良。近年来,福州市先后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闽江两岸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以人为本,切实提升广大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2009年以来,福州市本级财政集中统筹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达375.11亿元,占总支出61.37%。

        文明福州文明持续

        自1999年开始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来,福州市这场历经12年之久的文明接力赛如今实现了它的阶段性目标:在中央文明委12月20日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福州荣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荣誉称号。

        “文明福州文明持续”,福州没有也不会停下创建的脚步。未来三年,福州将不断提升创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使社会更加和谐,城乡更加宜居,人民更加幸福。

        12月23日,福州召开全市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动员大会,提出文明创建的“八个持续”、“八个提升”: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持续推进专项整治活动,不断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持续推进交通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城市文明交通水平;持续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推进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持续推进举措创新,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持续推进人文福州建设,不断提升闽都文化影响力;持续推进创建长效机制体制建设,不断提高创建工作保障能力。(本报记者 高建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