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

    一则悲凄的圣诞童话

    作者:胡 萌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3日 08版)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又到了,晚上外出,可以看到很多家庭门前彩灯闪烁,流光溢彩,好似进入了童话世界。不难想见孩子们坐在圣诞树旁享用圣诞晚餐的美好景象。

        然而,当城中的孩子们喜迎圣诞时,居住于加拿大偏僻地区的印第安(又称第一民族)保留地中的儿童可没有这么幸运。

        近日,安大略省北部一处印第安保留地的悲惨状况成为加拿大举国关注的焦点。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居住于这个名为“阿塔”保留地中的20多个家庭仍然生活在简陋帐篷、破烂棚屋和废弃拖车中,没有自来水,没有卫生间,没有取暖设备。有一个10口之家挤在一间由木棍支起的帐篷中抱团取暖。外面寒风呼啸,屋内四处透风,大小孩子整天夹着尿不湿,以免到野外方便时被冻僵。日前,这一状况被一位民主党议员放到视频上播出,加拿大举国哗然。

        事情曝光后,加拿大政府紧急拨款帮助修缮房屋,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也开始调运保暖物资。联邦政府土著事务部长一面做出辩解,一面下令由一家独立的审计公司接管保留地的财政大权,着手财务审计。这意味着造成悲剧的主要责任在于保留地财务管理不善,于是引发了第一民族的强烈不满。酋长斯潘斯表示,在需要政府向第一民族提供帮助时,政府却要将责任归咎于受害一方,似乎他们全是咎由自取。这位女酋长愤怒地说:“在我们的土地上,有世界级的钻石矿企业,当政府与矿企为此大发横财时,当钻石在好莱坞明星的手指上闪闪发光时,我们的大人和孩子却在棚屋的寒冷与疾病中颤抖。”

        有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有一族人以渔猎为生,原本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后来外邦人突然到来,用花言巧语哄他们签了一份协议,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下他们的土地,然后将这族人迁居到偏远的保留地中。那里远离城镇,远离学校与医院,缺少住房与清洁饮水,没有工作可做,所以他们只能靠政府越来越少的分期付款来维持生存,直到今天。正是这一制度让保留地的人们无所事事(失业率高达90%之多),从而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动力与信心。

        加拿大媒体有评论指出:尽管人类已进入到了21世纪,但是保留地制度却让第一民族仍然生活于18世纪中。因此,不少人呼吁取消保留地制度,敦促将第一民族迁到靠近城镇或有工商与服务业的地区,帮助他们融入到主流社会中来。

        历史上有加拿大政府对印第安人强制性同化的教训,如夺走他们的子女,送入寄宿学校,实行白人化教育,剥夺他们的生活传统与语言文化。这种强制同化给印第安民族带来了至今难以平复的深重创痛。为此哈珀总理曾于2008年代表政府向第一民族进行了正式道歉。

        因此,如何解决偏远地区保留地的难题并非易事。哈珀总理日前已与第一民族全国大酋长阿特利奥会见并宣布:明年1月20日联邦政府将与第一民族的酋长代表举行高级别会议,旨在理顺联邦政府与第一民族的关系,并共同探讨如何改善土著民族的生存状况。

        圣诞来临之际,主流社会的孩子们在欢快地接受圣诞礼物。当你从电视上看到印第安儿童那可怜的眼神时,你不能不想起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是一则童话,但在世界的某些角落,它仍然是活生生的现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