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主创心语

    郑晓龙:批判精神是我最希望观众读解到的

    唐 蓉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21日   15 版)

        “如果把皇宫拍得阳光灿烂,让皇帝风流潇洒,后宫佳丽美艳安逸,如果把封妃当嫔作为一件光荣而幸福的事,将宫廷戏全部偶像化,实际上是违背历史、违背人伦,也违背了人性最基本的准则。我希望观众能够通过《甄嬛传》中悲惨的人物命运感受到强烈的批判精神,不再把阴暗吃人的宫廷当作向往的地方,不再被某些宫廷戏误导想穿越回到古代,”问及拍摄《甄嬛传》的初衷,郑晓龙如是答道。

        《甄嬛传》改编自同名热门小说,原著是架空的大周王朝,郑晓龙采用“落地”的做法,将之置换为清朝雍正年间,故事围绕生于官宦之家的甄嬛和好姐妹沈眉庄、安陵容展开,甄嬛因酷似先皇后的容貌与才情而被皇帝宠爱,开始了她大起大落、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郑晓龙表示之所以安排一个具体的朝代,是为了让故事真实,而这个“真实”,又不仅仅是一个朝代定位能解决的,必须在创作上具备严谨的史学态度和正确的历史观,“在拍摄的过程中,宫廷礼仪、典章制度、包括行为动作都力求符合朝代特点。”

        《甄嬛传》历时三年之久,不可不谓精雕细琢,写史的用心让其区别于时下很多建构在虚幻的历史背景和戏剧环境下的古装戏,没有了俊朗潇洒、风流多情的皇帝,没有了青春偶像的味道,不再是把浅薄给人看,而是以沉稳古朴的影像风格、大气写实的手法,辅以厚重的历史感,来谱一曲真实的后宫女子跌宕命运的悲歌。郑晓龙表示《甄嬛传》延续了他一贯的现实主义的风格,“我希望这是一个具有厚重历史感的戏,相对原著,我们做了些改编,我们所要体现的是封建制度对人性的摧残。”

        《甄嬛传》并没有简单停留在揭露层面,而是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和批判性。正如郑晓龙所说,“古代皇帝不可能是痴情种子,政治制度使然,个人情感又存乎几多!因而现在很多电视剧过度渲染帝王的至情至性,是脱离真实的,是对观众的误导。我拍了一部悲剧,把美毁灭的悲剧,希望观众感受到这其中强烈的批判精神。”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