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6日10时,我国航天界一颗耀眼的明星陨落了。刘兴洲——我国著名冲压发动机专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科技委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用拼搏与奉献的一生,在中国航天史上书写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长大要去造飞机”
1933年3月17日,刘兴洲出生于天津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4岁时,正赶上“七七事变”,日本飞机轰炸天津,全家冒雨搭船到杨柳青——这使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逃难的苦楚。他用硬纸片剪成小飞机,以橡皮筋弹射,希望自己的“飞机”也能飞起来。
1945年,美国飞机编队飞过天津上空。“同盟国要反攻了!日本军队要垮台了!”刘兴洲心里说不出地高兴。“长大要去造飞机!”这时,他已经学会制作有螺旋桨的飞机模型了。
18岁的刘兴洲如愿以偿地考入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参加工作后,刘兴洲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着手研制当时在国内尚属空白的冲压发动机。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军人给他们上了第一堂课:“我们这样大的国家靠别人保卫是不可能的,谁也不会把最先进的东西给我们,我们必须自力更生,建设自己的强大国防。”刘兴洲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写满了“自己的”这三个字。
一生中最高兴的时刻
1961年,刘兴洲被派遣到苏联空军航空工程学院攻读研究生。尽管学的是冲压发动机,但直到毕业归国,他也没在苏联看到过一台。
回国后,刘兴洲被任命为冲压发动机研究室主任。然而“文革”开始了,科研、生产陷于瘫痪。尽管如此,刘兴洲硬是想方设法地进行了一百多次试验。
粉碎“四人帮”以后,研究所的工作进入了正轨。“我们的情感随着试验发动机起伏。每次遇到挫折,我们都仔细地观察每一件实物,默默地分析每一个数据,认真地查找各组成部分的关联……现象越复杂,越需要冷静而周密的思考,以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刘兴洲曾这样描述当年的工作状态。
1984年,某海防发射阵地。“5,4,3,2,1——发射!”随着坚定的口令,某型号导弹如满弦之箭腾空而起,飞向既定目标……“成功了!”现场欢腾起来,工作人员激动得热泪盈眶……
从此,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冲压发动机。“这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刻。”显然,刘兴洲比别人更清楚这一成功背后的曲折和艰辛。
奥运火,航天心
2006年1月,73岁的刘兴洲接到了航天科工集团一项特殊的责任令——研制第29届北京奥运会珠峰火炬的燃烧系统。没想到古稀之年还能与奥运火炬“亲密接触”,刘兴洲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连同拳拳报国心记在了心里。
如何让奥运火炬在低温、低压、缺氧、大风的珠峰稳定燃烧,作为项目总设计师,刘兴洲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查资料、画图纸,设计制作试验设备、采集物资、联系外协厂家生产加工,赴西藏等地测试、验证产品质量……经过七百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美丽的祥云火炬终于从梦想变为现实。在五大洲的传递过程中,地面火炬的熄火率仅为0.5%,刷新了奥运火炬传递熄火率的历史,他本人也因此获得“火炬院士”的美誉。
如今,刘兴洲永远地离开了自己深爱的航天事业。女儿刘葆春说,父亲一生低调,直到去世后,自己才了解到他竟然在事业上取得了那么多成就,为国家作出了那么大贡献。“原来觉得他年纪大了还像年轻人一样工作、出差,很担心;现在看来,能够做自己热爱的事业,他应该是幸福的。”(本报记者 张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