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来自一线的核心报道32

    布尔哈通河畔的女人们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20日   05 版)

        初冬的大雪,将吉林省延吉市河龙村笼罩在洁白肃静中。山脚下,村舍升出袅袅炊烟,耕地上温暖的大棚里一片繁忙,东北农村惯常的冬闲在这里全然不见。

        从延吉缓缓流来的布尔哈通河,在这里与海兰江交汇,孕育出了这个美丽的朝鲜族村庄,同时也孕育出了一群勤劳朴实、能工善贾的女儿们。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河龙村400多名妇女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创办出几十家小型企业。她们是创业主力,更是行业能手,曾经先后十多次夺得省、市“双学双比”女状元。

        她是姐姐,是嫂子,也是老板

        像这样的家庭餐馆,在河龙村有36家之多,老板大都是朝鲜族妇女。仙香土鸡店不是最早办起来的,也不是最大的。

        女老板崔英爱出门来迎。她身材瘦弱,满面沧桑,但说话做事却十分利落,她的精明强干也蕴藏在质朴之中。

        “阿妈妮,您这餐馆一定有拿手好菜吧!”记者问。

        崔英爱顺手拿过菜谱,笑着说:“这上面的菜,我都做过好多遍,真说不出哪样最拿手。”记者数了一下,菜谱上有近50种朝鲜族特色菜。

        “别看河龙村现在是全国巾帼示范村,可崔英爱刚嫁过来那会儿,这里还穷得很。”延吉市妇联主席黄绪娟介绍说。崔英爱的丈夫是家里的长子,下面还有两位小叔和两位小姑。因为家里不富裕,再加之长嫂的身份,原本勤劳的崔英爱更加忙碌了。

        “差不多在2000年前后,来村子里玩儿的人越来越多。我就开始琢磨着,想开个小吃部。”崔英爱说。

        游客们到河龙村,是冲着三棵松树来的。“这三棵松树,已有上千年树龄。几百年前朝鲜半岛就有这三棵松树的画儿,可以想象它们在朝鲜族人心目中的地位。”小营镇党委副书记刘钢说。

        “把家里拾掇拾掇,腾出五六张桌子的地方,饭馆就算开业了。”崔英爱说。开始时客人并不多,但她把每一位客人都当成贵宾,用心准备每一桌菜。

        这时候,在俄罗斯打工10年的妹妹崔春子回到家乡。听说妹妹要拿着积蓄去延吉市里开店,姐姐劝道:“市里费用太高,风险大,辛苦赚来的钱别再打了水漂儿。”崔英爱说服妹妹,让她到河龙村开店。四五个月后,崔英爱不仅帮妹妹在“三棵松”附近开起了饭店,还在村里为她找到了如意郎君。

        她鼓励妹妹说:“不管碰上什么事,只要用心,就一定能成功。”姐姐的教导,让聪明的春子很快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那时候,一看见她店里坐得满满的客人,我心里就高兴。”崔英爱回忆着。

        记者问崔英爱,最让她感到幸福的是什么。她认真地思考后,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回答:“只要老大做得好,一家人就能和睦相处。”

        美男、靓女和质朴的“国标”

        天池饭店大敞着门,却不营业。听见我们的脚步声,屋里迎出一位男人,他身着小夹克和满是口袋的工装裤,头上还扎着马尾辫,一副艺术家的派头。

        这位50岁的男子叫朴哲男。他热情地把我们安顿到里屋的火炕上,说道:“你们等等,我去叫我家老板。”老板,就是她的妻子李美玉。

        朴哲男和李美玉这对夫妻,原来是跳“国标”的,他们是在李美玉创办的国标舞学习班里相识的。“九几年时,我俩搭档还得了延边州交际舞大赛冠军。”回忆往事,李美玉满脸的幸福,“那时候,他可是延边州第一美男子!”

        2002年,这对朝鲜族小夫妻在国外打拼6年后,回到延吉。已经获得城市户口的朴哲男,毅然放弃了城市生活,用积蓄在河龙村买了这块地皮,开起了饭店。

        “我们从不借钱,全靠自己节约,再一点儿一点儿地投资。”李美玉说,他们赚了钱,就扩大店面,添置电器和桌椅。如今的天池饭店是河龙村里最大的饭店,上下两层楼,总共240平方米。除了餐饮,还可以提供住宿。这个家庭每年的纯收入在20万元以上。

        李美玉说:“最近天冷了,客人少了点,我们就想着翻修一下。”

        记者问:“这么大的房子,要请多少人装修?”

        李美玉说:“材料是我们自己选的,活儿也是我们自己干的。自己干的活儿结实、可靠。”

        如今,这个家庭该有的都有了。“不仅有轿车,还有面包车、货车和手扶拖拉机……干啥活儿都方便。”朴哲男说。

        夫妻俩有一儿一女。儿女继承了他们身上的艺术细胞,儿子学双簧管,女儿吹萨克斯。孩子小的时候,一家人吹拉弹唱,逢年过节更是热闹。让李美玉感到遗憾的是,两个儿女,谁也不愿意接手他们的饭店。“现在,连乐器也早被他们丢了,还都想着出国!”李美玉抱怨说。

        爱的是蘑菇,“恨”的也是蘑菇

        “这村里女强人老多了,哪里轮得到采访俺。”听说我们要采访,在大棚里忙碌的楚芳美连连推辞,可一聊起种蘑菇,这位村妇马上就打开了话匣子。

        “你别看这大棚里现在这么多蘑菇,乍开始长得可差老了。”汉族妇女楚芳美和村里所有的妇女一样,拼着全身的劲儿支撑着家里的事业。楚芳美家里有5亩多地,开始“扣大棚”时,只种些香瓜、西红柿一类所需技术相对简单的作物。尽管收入也比以前增多了,可她却并不满足。

        楚芳美和丈夫一直对收益较高的蘑菇种植感兴趣,却苦于不懂技术。暂时的失败并没有吓退楚芳美,她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自打师傅来了,俺们这蘑菇确实长得好了。”楚芳美介绍说,技术上去了,不仅产量高了,自家大棚里的农作物还可以早上市一个月。

        “要不是你们来,我就去看病了。”谈话中,楚芳美不停地抱怨着,说肩膀疼腰也疼。记者问:“累成这样,咋不歇歇?”“哪有时间啊!”楚芳美回答说:“这大棚虽然雇了人,但俺每天都得来好几趟。三个人的活儿,我就雇俩人,正好自己把那个缺儿补上。”河龙村的女人们就是这样,不管家里雇多少工,主要的活儿还是靠自己干。她们要保持劳动的本色,她们学不会养尊处优。

        干完白天的活,晚上6点半前,楚芳美要和丈夫一起,把当天采下来的蘑菇装上车。第二天凌晨两点,她要和丈夫一起,开车把头天采摘的蘑菇运往延吉市批发市场。“最晚要到上午9点,蘑菇才能全都批发出去。回来俺还得去地里,中午才有时间睡一会儿……实在是干不动了!600平方米的大棚,我们去年弄了两个,今年只弄了一个。俺挣的,都是辛苦钱。”楚芳美揉着肩膀说。

        蘑菇弄了她一身的病,她“恨”蘑菇,可是又舍弃不下,因为蘑菇不仅使她的家庭变得富裕了,也让她的生活更充实了。

        (本报记者 周立文 曾 毅 本报特约记者 任 爽)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