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天宫”“神舟”交会对接群英谱②

    架设天梯的大漠赤子

    ——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20日   03 版)
    图为天宫一号在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吊装 马威武摄

        北京时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神舟八号启动主动对接钩,牢牢锁住天宫一号上的被动对接钩,两个航天器“牵手”成功,连成一体,以优美的姿态遨游茫茫太空。

        架设天梯送它俩在太空相会的,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的航天发射官兵们。

        开创“十个第一”

        自主创新,是这支功勋卓著的航天发射部队闯关夺隘的关键词。

        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天宫一号的模型出现在电视屏幕,立即成为老百姓谈论的热点:它何时发射?如何对接?

        然而,天宫一号带给发射测试站官兵的,是巨大的挑战:天宫一号是全新的目标飞行器,用于发射的长征二号火箭进行了176项技术状态更改……这意味着,发射测试站要满足新增的50多项技术需求。

        可喜的是,发射测试站官兵具有前瞻的眼光,他们早已把优化测试发射流程,满足高频度发射需要,作为自主创新的重中之重——从2007年开始,他们就跟踪分析天宫一号测试发射流程,果断提出用“一次扣罩”模式取代“两次扣罩”模式,省去天宫一号加注前与火箭对接测试的程序,减少了5次室外转运和7次吊装。

        这样做的结果是,天宫一号测试发射流程为53天,相比神舟七号任务,缩短了21.5天。

        “可别小看了这21.5天。对于航天发射而言,这是一项巨大的进步。”发射测试站站长郭忠来说,“试想,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航天员长期在轨工作,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必然需要紧急、快速地天地往返。因此,缩短测发流程,提升发射效率,势在必行。”

        在天宫一号发射之前,由于运载火箭造价昂贵,发射场训练无实装的问题长期存在。为了彻底解决这一瓶颈,发射测试站56名科技人员分为8个子课题组,经过半年日夜苦战,研发出航天发射一体化仿真训练系统。

        一体化仿真训练系统研发成功,令发射测试站官兵欣喜若狂。他们并未就此止步,不久又攻克用户化身和虚拟化身实时同步的技术难题,建成国内最先进的航天员射前应急撤离演示验证、运载火箭虚拟装配和虚拟吊装系统,使发射场训练进入“高沉浸感”虚拟现实时代。

        在天宫一号发射之前,发射测试站官兵利用这套仿真系统,进行多次仿真应急处置训练,并组织3轮模拟发射演练,极大提升参试人员的组织指挥、实装操作和系统间的协调能力。

        创新,让这个地处漫漫沙海的一片绿洲勃勃生机。发射测试站官兵依靠自主创新,实现航天事业的一次又一次跨越——第一枚导弹、第一颗卫星、第一艘飞船……52年问天之旅,发射测试站开创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十个第一”,被誉为“航天先锋”。

        零失误发射

        今年11月1日清晨,大漠起惊雷,橘红色的烈焰喷薄而起,照彻西部大漠的夜空,神舟八号一飞冲天,旋即融入灿烂的星河,追赶等待与它对接的天宫一号。

        5时58分7秒,这一刻,对于发射场有着特殊的意义,被称为“零窗口”。

        “零窗口”,也就是火箭必须在精确时刻发射,要做到一秒不差。

        “零”,对于发射场有着特殊的意义,质量工作强调“归零”,火箭发射定在倒计时“零秒”,测发指挥员被称作“零号”……事实上,52年来,每一次重大任务,发射测试站都力求做到零失误。

        在发射测试站,官兵们把“组织指挥零失误,设施设备零故障,技术操作零差错,试验产品零疑点”的目标看得比生命还重。

        上士陈泽鹏是第一个担任箭载计算机单元测试指挥的士官。每次进舱前,他都要仔细清点备件袋,数一数螺丝有几个,垫片有几个。到出舱时再清点一遍,用了多少,剩下多少,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每天工作结束前,他还用透明胶带反缠螺丝刀,一点一点将掉落在舱内的头发丝、小布丝粘出来,直到完全清除为止。

        工程师林中正是火箭动力系统操作手,一次测试前,他反复检查设备状态,在插座和插头上发现了几处油滴。按照质量规范,他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这一异常现象。

        经专家论证,油滴的存在可能影响电缆导通及绝缘性,一旦火箭升空,将影响箭体分离和发动机工作,甚至导致发射失败。林中正发现了“小油滴”,为发射场排除了大隐患。

        在发射测试站,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被表彰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的“三室”不过40人,却管理着发射场加注供气、非标塔勤、空调水暖等专业的5000多台套设施设备。任务展开前,他们对每台设备进行检测检修,对测试厂房8000多个插座反复检查核对。主任陈铁胜说:“我们宁做‘无用功’,也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宁可‘白辛苦’,也不放过一个微小细节。”

        立足大漠 志在九天

        这是载人航天发射场建成以来,第一次同时启用两个活动发射平台——9月25日,用于发射飞船的长征二号火箭进场,而此时,天宫一号器箭组合体还在发射区进行最后的测试。

        要知道,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历经了9年时间,平均一年多一次。而历史走到光荣的2011年,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两次发射,中间只隔了33天。这是中国航天发射事业的大跨越。

        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大跨越,发射测试站官兵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南方10公里处,有一座“东风烈士陵园”,苍松翠柏掩映中,670多座墓冢排成威武的军阵,墓碑皆朝向发射场。军阵中有元帅、将军、教授、高工,还有校官、尉官、士兵、职工和家属。透过这个严整有序的方阵,仿佛仍可以听见昨日回荡在戈壁中那震天的号子,坟茔上摇曳的鲜花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悲壮动人的故事。

        聂荣臻元帅曾经四次来到这片戈壁,选址、勘界,指挥重大发射试验……他对这片倾注了一生大量心血的热土魂牵梦萦,以至于在百年之后,选择这里作为永久的宿营地。

        孙继先将军生前曾对老友说:这一辈子就两件事值得说,一是抢渡大渡河,另一件就是受命创建第一个导弹综合试验靶场。孙将军去世时留下遗言,骨灰一定要葬在靶场所在的戈壁大漠。还有第二任司令员李福泽、第三任司令员张贻祥、第四任司令员徐明……几位将军都忠骨埋戈壁。 

        战士李再林、张小维为了搜索导弹残骸,渴死戈壁,永卧沙场,分别在新疆马扎山弹着区、辛格尔弹着区英勇献身。 

        潘仁瑾研究员是劳累而死的。载人航天工程上马后,她受命主抓发射场电磁兼容工作。测试工作大多在野外进行,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严寒的冬季,她都坚守在现场。有时一测就是一整天,饿了,就吃方便面;渴了,喝几口矿泉水。当她的胃终于由不定期的疼痛转为吃不下东西时,依然在为将要发射的第一艘飞船马不停蹄地做着发射场的计量工作。直到有机会到北京开会,才顺便去医院做了检查,发现竟是胃癌晚期。

        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为共和国的航天铺就一条通天之路,也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一代的航天人感悟老一辈航天人的拼搏奉献精神,发出“横下一条心,拼命搏一场,打好决胜仗,再创新辉煌”的誓言。

        在发射测试站,总工程师高敏忠的父亲被查出重症,他根本无暇回家探望,只能通过电话询问病情;加注指挥、三室组长熊显潮发现火箭推进剂泄漏问题后,立即戴上防毒面具、自供氧呼吸机等抢险器材,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封堵;平台指挥、地面设备站一连连长曹水利的妻子临产,催他回去,可直到孩子出生,他都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立足大漠,志在九天,一代代航天赤子撑起航天事业的腾飞。

        (本报记者 温庆生 尚文超 本报通讯员 俞 嘉)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