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文化强市百城行(19)

    沙坪坝:让城市诗意地生长

    重庆沙坪坝区区委书记李剑铭: 传承红岩精神,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区。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19日   12 版)
    原创话剧《小桔灯》公演
    “抗战名人在重庆”系列丛书封面
    三峡广场音乐会

        主持人语

        如何把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如何以文化养分滋养人的身心,提高城市文化品位?重庆市沙坪坝区近年来不断增加人文厚度,化合人文浓度,凝练城市精神品质,在抗战文化、陪都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巴渝文化中历练升华。从青砖青瓦、门廊圆窗的抗战文化风情街到名人故居、香山别墅;从古香古色的磁器口到三峡广场的水幕电影;从革命先烈遗址到图书馆到大学城市,无不说明沙坪坝正在人文的光辉下华丽转身。

        ——栏目主持人 杨 亮

        刚刚面世的《诗意沙坪坝——中国当代诗人诗意镜像》,仍然散发着淡淡的油墨的清香。这部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宣传部组织创作并编辑出版的诗画集,以诗配图的形式,向读者描述了这座文化之城的诗意生长。

        畅通文脉 个性发展

        冰心先生的《小桔灯》写于歌乐山。11月8日,这盏“小桔灯”首次走出书本,登上了话剧舞台。这部展示冰心先生执着追求真、善、美的话剧,是重庆市首个“区校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平台”的第一个成果,由沙坪坝区文广新局和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共同打造。

        抗战时期,重庆成为中国战时首都。郭沫若、老舍、冰心、臧克家、马寅初、傅抱石等众多文化名人旅居歌乐山,大批大中专院校内迁和沙磁文化区的建立,使沙坪坝迅速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位于沙坪坝闹市区的千年古镇磁器口,是重庆码头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国家“传统文化街区”和“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文物彰显城市文化,文化塑造城市个性。”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广新局局长李波说,区委、区政府将抗战遗址作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着力打造极富特色的抗战博物馆群。2003年初,重庆大学城和西部新城区建设在沙坪坝区启动,大量抗战遗址亟待保护。区文广新局收回了大学城核心区冯玉祥旧居、郭沫若旧居和张治中旧居的产权进行抢救性修复和陈列布展。

        2003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投入文物保护经费2.08亿元。2005年,重庆抗战教育博物馆开馆,成为重庆市第一个抗战专题史类博物馆。2009年,全区共有9处共33个点的文物被确定为重庆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30个为抗战遗址。目前,全区共有21处重要抗战遗址正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将入相 品牌发展

        沙坪坝是巴渝文化起源地之一,从周朝的巴国属地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孕育了沙磁文化,磁器口成为老重庆的缩影。抗战时期,文化名人齐聚沙坪坝,创作出《屈原》、《甲申三百年祭》等名著,积淀成蜚声中外的抗战文化。沙坪坝区也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影响几代人的经典小说《红岩》,使沙坪坝在全国家喻户晓。2009年,区文广新局与重庆大学等高校签订“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共同体”协议,建立了重庆首个“区校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平台”,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重庆大学规划与设计研究院为歌乐山镇制定的“歌乐山抗战文化传统风貌街区”,获得2005年重庆小城镇风貌设计评选唯一的一等奖。2006年底,歌乐山文化广场、重庆谈判纪念馆、水利委员会还都纪念碑碑亭相继落成,恢复了抗战历史风情一条街的传统风貌。冯玉祥旧居和郭沫若旧居打破地区界限,加盟红岩联线,使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重新整合,沙坪坝区“文化兴旅”战略收到了明显效果,每年接待游客都在600万人次左右。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1997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筹资近亿元兴建了钟家院民俗风情馆、磁器口陶瓷古玩馆、巴渝民居馆等陈列馆,举办民俗旅游文化节,推出了刺绣、剪纸、竹木雕刻、漆画等巴渝文化产品。磁器口古镇每年吸引游客700余万人次,成为老重庆的绝版缩影和新重庆的重要窗口。

        2008年,沙坪坝区正式将每年的3月30日确定为“沙磁文化日”,2011年3月又成立了沙磁文化促进会,郭平英、舒乙等欣然前来,为打造沙区特色文化品牌出谋划策。目前,区文广新局已组织编辑出版了“抗战名人在重庆”系列丛书、《沙坪坝文化地图》、《重庆歌乐山陪都遗址》、《古镇龙吟——磁器口风情》等书籍和声像资料20余种。

        文化导航 创新发展

        “黄葛树广场故事会”,开了50多年;“星期日讲座”,讲了20多年;“川剧坐唱”,也有了10余年历史;“大学城文化节”只举办了两届,已经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沙坪坝,只要是群众喜欢的文化活动,就一定会常态化;只要常态化了的文化活动,就肯定会受到群众欢迎,成为全区、全市乃至全国的知名文化活动品牌。

        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品鉴师。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沙坪坝区陆续出台了《文艺创作奖励条例》等系列制度,鼓励和引导文艺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近年来,全区文艺作品累计获国家级奖50余项,市级奖100余项。其中,歌曲《青春红岩》获第九届“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化作品奖,歌曲《火辣辣的城》获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春蚕》、《巴将军血写春秋》、《猫和老鼠》获第十四届“群星奖”,《台上台下》、《烛光》获第十五届“群星奖”。女声表演唱《读社戏》获全国第六届“四进社区”文艺展演金奖。区群星合唱团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老年合唱节,获最高奖“红岩杯”奖,群星中老年艺术团的舞蹈作品《热情的高原》,获香港金紫荆杯最高奖。

        创意产业是沙坪坝区新兴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在吸引惠普等高科技企业落户重庆大学城的同时,区委、区政府也通过“专业招商”,为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引入了凤凰传媒集团重庆决定图书传媒有限公司。2011年,这家公司发行总码洋超过7000万元。在落户大学城的当年,重庆大学出版社的发行码洋就突破了1.7亿元。2011年,天健动漫产业基地在重庆大学城奠基。这项总投资约30亿元的重大文化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超过12亿元。

        “虎溪公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沙坪坝区与重庆市文联、四川美术学院合作打造的“重庆大学城艺术创意产业园区”,集艺术创作、艺术展览交易、艺术创作材料工具、艺术观光体验于一体,目前已吸引包括罗中立在内的200余名艺术家和70多家微型文化创意企业入驻。

        李波介绍,今天的沙坪坝,东部城区主要发展传统文化产业;中部歌乐山—山洞一线主要发展红色文化、抗战文化旅游业;西部重点发展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了都市文化娱乐休闲圈、巴渝民俗文化消费圈、红色文化抗战文化旅游圈和大学城时尚文化圈。2010年,全区文化产业总收入为26.2亿元,占全区总收入的6.24%。(本报记者 张国圣 夏桂廉)

        本栏照片提供:张国圣 夏桂廉

        专家点评

        重庆大学教授雷亨顺

        以“坝”或“坪”为地名,正反映了山城重庆地形的特点。沙坪坝的文化,一直在全国有独特的影响。近年来,沙坪坝的群众文化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日益扩大内涵和更新服务手段,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十分迅速。沙坪坝具有的科教文化优势,与其他地方相比,这里多了人才的砝码。如今,借助科教文化优势,沙坪坝正在向重庆直辖市竞争力重要集聚区,中国西部教育、高新技术、现代物流高地进军。5年内,沙坪坝的科教文化大区地位将进一步巩固。此外,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现代都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显现出沙坪坝文化正在发生升级换代的变化。

        文化产业亮点

        ■红岩联线: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

        ■重庆天健创意(动漫)产业基地:2011年5月21日奠基,总投资30亿元,构建产业、企业、人才三大孵化平台。

        ■“虎溪公社”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有艺术工作室357间,新入驻文化微型企业58家,以造型、设计、影视、广告传媒等为主体。

        大事记

        ■2007年6月14日 重庆图书馆竣工并对外开放。

        ■2009年3月3日 西永微电园版权服务工作站揭牌设立。

        ■2009年5月9日 沙坪坝“区校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举行签字仪式。

        ■2009年8月20日 沙坪坝区通过《中共沙坪坝区委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

        ■2010年6月、7月 磁器口古镇获评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