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天宫”“神舟”交会对接群英谱①

    情牵太空

    ——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青年人才群体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19日   09 版)
    图为11月3日“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首次交会对接成功时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吕大伟摄

        在浩瀚的太空中,“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就像巨大的风筝,被一条无形的“线”牵着,从容地沿着预定的轨道飞行、靠近、相接。

        牵引这条连天接地“风筝线”的,是飞行控制中心一群青年才俊。

        血液里澎湃着“不服输”精神

        这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队伍。他们的血液,澎湃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

        今年11月3日1时36分,当人们为交会对接成功欢呼喝彩时,却发生了一件不为人知的无预案的应急处置事件。就在对接的刹那间,由于“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正常“撞击”,导致通信瞬间中断,这意味着后续相关运行指令将无法按计划发送。紧要关头,控制中心总体室副主任邹雪梅沉着应战,她带领团队迅速判明情况,精密计算分析,抢在下一条指令发送前,恢复了对“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通信跟踪。

        深夜,交会对接任务执行在即。在一个中心轨道组办公室内,轨道室最年轻的组长张宇俯身案前,蹙眉凝思。他敲击着键盘,输入、删除、再输入,在进行交会对接任务轨道策略的推算。这已是他利用第40种方法进行的第几百次计算了。

        两个控制目标交会对接轨道之间存在一个小误差,如果不搞清楚,势必影响轨道精度。为了把误差缩减到最小,张宇连续三天三夜在电脑前超负荷工作。最终,经过他的努力,交会对接控制精度偏差被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

        飞行控制中心的年轻人面对困难不退缩、不服输的底气从何而来?这源于他们有一颗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中心指控室高级工程师刘博扬对“新”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他来说,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他总能挤出时间学习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每一个晚上、每一个周末、每一个任务间隙,他都充分利用。由于及时跟踪学习新技术、研制新设备、开发新程序,他完成了调度系统主备线路自动倒换装置、试验任务通信指挥决策系统、天地通信监控中心系统等多项课题的关键部件研制和软件编写工作,这些课题和成果在完成此次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发射、交汇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中担任北京总调度的乔宗涛,小时候喜欢仰望星空,看着浩瀚的宇宙便遐想联翩。从小学到中学,在老师眼里,他是一个凡事总爱问几个为什么的“问题”少年。填写大学志愿时,他坚定地填写了与“天”有着密切联系的大学,考上了空军工程大学导航与控制专业。在学校里,“繁重”和“难”让这个专业出了名,但乔宗涛没有这样的感觉,他每啃下一本书、每攻克一个难题,就觉得自己向理想更近了一步。

        2007年研究生毕业后,乔宗涛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此次交会对接任务中,29岁的他负责整个任务的调度指挥,成功处置了飞船紧急撤离等紧急重大故障,顺利组织完成发射入轨、交会对接、二次对接等关键飞控工作。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的那一瞬间,乔宗涛面对欢呼的人群,流下激动的泪水。他当即给远在老家的父母打电话告知这一喜讯,父亲自豪地说:“儿子,好样的!”

        每位年轻人,都拿着“双面放大镜”

        锲而不舍,刨根问底,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是中心年轻人的普遍特点。他们对数据异常敏感,在平时的联调、合练和测试中,常常为了小数点后6位数和零点几毫米的差别争得面红耳赤。

        为了使“不败工程”真正牢靠,每一位年轻人都拿着“双面放大镜”,一面要不断地、仔细地查找自身的不足,一面又要不断地请人给自己挑毛病;一面回想自己所做过的工作有没有差错,有没有疑点,一面预想可能发生什么问题,万一发生故障怎么办。

        为了确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顺利完成,中心年轻人准备的预案故障模式有400多种,其中与交会对接过程直接相关的有100多种。骨子里充满激情的“70后”博士汪广洪,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到故障预案制定上。他把任务过程往最坏的方面预想,把所有能想到的问题、故障全部预料到,并找到应对的方法。这次任务比预想的还完美,与他事前从最坏处做足准备相关甚大。

        超越了自我,就必定超越历史。

        面对不仅要控制全新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还要第一次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两目标协同飞控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飞行控制组专家、北京中心副总工程师李剑和他的团队主动应战。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次尝试。在没有国外成熟资料和现成研制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李剑带领他的年轻团队到处拜师、请教,研究、琢磨国外资料,提交了系统建设技术要求,编写了实施方案和全套联试细则,解决了基于状态的两目标关联控制、飞行器安全性保障等技术难题。

        为确保交会对接任务首战成功,李剑大胆提出建立“两目标关联飞行控制模式”的设想,这是一种全新的飞控模式,既能保证“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两个完全独立的系统中保持各自独立性,又能实现协同并行控制,大大提高了控制的灵活性、安全性、可靠性。

        远距离导引控制是交会对接飞控的重中之重,“神八”飞船每隔3圈就要进行1次控制,如何在短时间内研判控制数据的正确性,对此,技术人员心里没有底,十分着急。关键时刻,李剑召集大家冷静分析,集体攻关,最终研制开发出“航天飞控流程工程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控制过程涉及的总体、计划、注入、轨道等多个岗位的自动调度,大大缩短了控制准备时间,有效确保了关键控制参数的正确性。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的成功,无疑是一个敢于超越的壮举。李剑带领他的年轻团队超越自我,闯出一条让世人惊叹的中国飞控之路,也超越了历史。

        8分钟与4年,造就完美对接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28分,‘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开始对接,1时36分对接成功。对接过程虽然只有8分钟,但为了这完美的一瞬间,我们为之奋斗、为之努力、为之拼搏了整整4年。”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总体室副主任邹雪梅说。

        8分钟与4年,就是这样的时间对比,造就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完美对接,但无限风光的航天事业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近4年时间里,年轻的“飞控人”在机房安营扎寨,与数据作伴,与程序共舞,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

        28岁的工程师王成,因为同时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双线作战”,每天要加班到凌晨。有时,为了一个数据,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他甚至没有陪妻子做过一次孕检,没有完整地照顾过孩子一天。

        如果朝夕相处的爱人尚能理解,但相爱中的恋人却时常会发生误解。任务前的一天晚上,王霄军的女朋友来到中心要和他分手,因为无法理解他连续4个月的非正常加班。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老一辈航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中心这群年轻人身上熠熠闪耀。”中心党委书记刘清华说。

        任务前的一个普通周末,交会对接任务轨道控制专题会,轨道室专家李革非坐在轮椅上对轨道控制方案进行汇报。她早已没有周末和假期的概念,意外脚部骨折的她只是短短休息了6天,就打着石膏、拄着拐杖返回工作岗位。

        29岁的总调度乔宗涛的抽屉里,长年放着两种药——咽喉片和健胃消食片。作为总调度,咽喉片是他保持嗓音的常用之物。而健胃消食片,则是这一久坐不动岗位的必备药:他不能随便站起来,因为总调度一站起来,大家会以为出了什么故障;吃饭常常吃得很饱,因为下一顿饭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吃上。

        (本报北京12月18日电 本报记者 陈劲松  尚文超  本报通讯员 谢 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