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

    多种渠道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17日   05 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认真领会全会精神,认识其重要性,增强紧迫感,探索人才队伍建设多种渠道,用高素质人才队伍撑起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厦,至关重要。

        宏大人才队伍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支撑。文化发展的内容包括文化机构、文化设施、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文化工程、文化活动、文化人才等方面,其中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但是,目前我国文化人才队伍现状与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文化人才储备不足,尤其缺乏文化创意和经营管理人才。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熟悉国际国内文化市场规则、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科学素养的复合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但是我国这样的文化人才相当缺乏。一是创意人才和研究人才缺乏。无论是文化事业建设还是文化产业建设,都离不开文化创意。文化产业要走出国外占领世界市场,需要满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的消费者,这对文化产业的创意要求就更加强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目前比较缺乏具有原创能力的创意人才。二是高素质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缺乏。文化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才数量少,专业化程度不高,尤其懂得经营管理和营销的少,擅长策划、资本运作的少。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开拓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够强;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的外向型经营人才尤其短缺。

        二是文化人才素养有待提高。我国当前人才素养差表现在:一是文化视野狭窄,依然把文化当做意识形态的附属物,不讲究实效性和受众对象的感受,在实践中体现为呆板、机械。二是文化资源观念薄弱,面对丰富的文化资源不知道如何开发,最终造成对文化资源的浪费。三是一些文化工作者既对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不清晰,不熟悉党和国家文化政策,又疏离群众生活,不熟悉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

        探索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多种渠道

        建设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培养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文化人才观,创新培养模式,探索多层次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多种渠道。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文化人才观。树立科学的文化人才观,是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其一,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观。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力量。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必须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其二,要树立德才兼备的人才观。文化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应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服务社会、回报人民的思想观念,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其三,要树立“以用为本”的文化人才观。做到人尽其才、保护人才、留住人才。

        其次,要优化结构、创新方式。优化结构,就是注重层次性,根据人才“金字塔”型结构特点,加大对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保证整个文化人才结构多层次、多元化、科学化;创新方式,就是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和资源搭建网络远程培训平台,开展网上教育和培训,提高人才培训规模和效益。

        再次,注重理论、重视实践、构筑平台。理论工作在党的整个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必须加大对文化人才的理论教育。同时,文化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在实践中提高。要有意识地为人才提供大项目、大事业的平台,让他们在干事业的过程中提升能力。通过压担子、压任务,以及挂职锻炼、专题调研、文艺采风等活动,为人才的能力提高和阅历的丰富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

        第四,要促进交流合作、开拓国际视野。大力推行“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人才交流孵化机制,鼓励高校、文化企事业单位通过设立大师工作室、特聘教授、联合攻关课题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开展国内、国际大师级人才的柔性化引进;建立多元化交流合作机制,推动“产学研”结合,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快各类文化人才的培养。三是文化人才培养应有世界眼光。我们可以在人才自主培养开发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人才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海外智力。特别是要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通过他们的引导学习国际前沿管理理念、创意思路和运营模式,提升文化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国际视野。

        最后,要高度重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力气:要积极引导优秀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可从大学生村官、支教大学生中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文化单位中;要定期组织对各级文化干部特别是基层文化干部进行业务培训;要多为基层文化干部提供学习培养的机会和条件。对基层文化人才给予政策倾斜,提供优惠条件。同时,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人才“4321”培育工程:即调动市、县、乡(镇)、村四级力量,在全县农村广泛培育文化辅导队伍、文化创作队伍、文化表演队伍三支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培育公益性与经营性两类文化市场,构建一套完善而富有活力的农村文化人才网络体系。通过这一工程,着力建设一支规模大、素质强、水平高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

        文化发展的根在基层、在群众,文化价值的实现也在基层、在群众。只有“在根上浇水”,加大从基层发现培育人才的力度,才能缔造出更加绚烂的文化之花。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执笔:申雁飞、金源云、王彦坤)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