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事牵动着我们的心,孩子的成长关系祖国的未来。
12月11日,由国务院参事室、光明日报社、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主办的教育论坛——“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聚集起350余名教育界内外的有识之士。围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完善社会经济政策等议题,全国各地著名大中小学校长,享誉国内的教育理论家,海内外知名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及普通家长代表60余人走上讲台,碰撞思想火花,分享创新智慧,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献计献策。
基础教育成就祖国的明天
国务院参事室主任 陈进玉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寄托着亿万家庭的希望。去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和发展热潮的到来。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我们发起举办本次教育论坛,主要是基于以下四点考虑:
第一,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每个家庭的强烈愿望。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学生“负担重”、“择校热”等问题,往往使“家长焦虑、学生郁闷、教师困惑、社会迷茫”。有效破解这些难题,各方都有热切期待。
第二,实践中已有一些成功的经验。近年来,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确有新进展,创造出不少新鲜经验。例如,均衡教育资源,试行小班制,注重课程改革,丰富校园文化,落实校长办学自主权,政府在学生减负方面有所作为等。这些来自地方和基层一线的经验非常宝贵,值得认真加以总结和推广,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
第三,当前中小学教育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大家对孩子学业负担重、择校热等都不满意,但往往又不得不随波逐流、苦于应付。重视素质教育,我们年年讲月月讲,可为什么总是不能很好落到实处?这次,我们把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完善社会经济政策这四个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加以综合性研究,是本次论坛的一大特点。因为上述弊端往往已固化到某些体制机制中去了,固化到某些条条框框中去了,固化到某些“潜规则”和“利益链”中去了,学生、教师、家长、学校作为个体往往无法与之抗衡,必须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第四,改革中小学教育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潮流。不搞好今天的基础教育,就等于放弃祖国的明天。我们只有立足国情,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深化改革、博采众长,才能培养造就出一代又一代同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合格公民和高素质人才,才能使中华民族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次论坛从立题到筹备,从上到下之所以都给予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其根本原因在于此。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什么要突出健康?因为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而中小学阶段是孩子身体发育和健壮成长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没有健康一切无从谈起。现在不少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下,过分重视学业成绩,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挤占了应有的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时间,学生身心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据调查统计,我国青少年健康体质状况逐年下降的趋势虽然有所遏制,但现实状况仍非常令人堪忧。如果以牺牲健康换取知识,这将使我们的民族付出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我们所说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全。由于种种原因,少年儿童特别是独生子女,其自主自律、抗挫折能力等心理和性格方面的缺陷和问题,已引起众多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和大声疾呼,并亟待认真解决。
论坛的主题为什么还要强调快乐?因为享有天真和快乐的童年,是孩子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强调快乐,不是否定刻苦学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亘古不变的成才规律。但是,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是截然不同的。提倡快乐学习,就是强调尊重学生固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在不断追求新知中体验人生快乐。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拥有一个欢乐、幸福而富有意义的童年,这是国计民生的大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应责无旁贷地为此付出极大努力。
孩子的事牵动我们的心
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
“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教育工作的神圣使命,是教育工作者的崇高责任,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孩子的事牵动着我们的心,孩子的成长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大家正是怀着共创祖国美好未来的使命感、呵护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责任感、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感来到这个论坛的。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多样化人才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系统培养的观念。现在的任务是如何使之成为校长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家长的育儿理念。看一所学校是不是先进,不仅看教学条件,更要看教育观念;不仅看学生成绩,更要看学生进步;不是看选拔学生,而要看培养学生。看一位教师是不是优秀,不仅看教书,更要看育人;不仅看言传,更要看身教;不仅看教学成果,更要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看一位家长是不是合格,不仅看给孩子物质条件,更要看给孩子精神财富;不是看为孩子开辟“捷径”,而要看为孩子发展指路;不是看支配孩子,而要看与孩子共同成长。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现在的任务是如何使之成为学校的教育方式、课堂的教学方式、家庭的教子方式。中小学生处在人生起步阶段,“一点一滴”的教育积累格外重要,学生和孩子的良好习惯是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逐步养成的;“细致入微”的管理服务格外重要,学生和孩子的正确观念是在教育过程、生活保障中逐步树立的;“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格外重要,学生和孩子的美好情感是在校园文化和家庭氛围中逐步形成的。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事关安全、健康的因素和环节很多,一定要把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事关长远的细微“小事”和细节很多,一定要把教育做得精细;事关情感的“琐事”和“烦恼”很多,一定要充满爱心。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制度、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现在的任务是如何积极稳妥地把改革推向前进。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原则大家都同意,但付诸行动,还会有困惑:校长也不愿教师和学生压力太大,但升学率降低怎么办;教师也不愿让学生太苦,但学生成绩下降怎么办;家长也不愿让孩子太累,但将来上不了好学校怎么办。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促进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办学、按照学生成长规律施教;通过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向上;通过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为学生的多样选择、成长成才铺设道路;通过加强学校的管理,使学校充满活力、富于创造。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成效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能准确填写标准答案,更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看他们是否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温家宝总理指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维,培养学习思考能力。”这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教育境界: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童年快乐、终身学习、一生幸福。
(此稿为致信)
为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奠基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 李春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基础教育历来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的路径对不对,基础教育的工作好不好,决定着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和荣辱。因此,国务院参事室、光明日报社、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召开“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集中研讨基础教育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在做一项“奠基”的工作,这对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端正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提高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成才,既反映了教育工作的规律,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是一个最朴素也最深刻的道理,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中小学工作的最高追求。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成才,才是真的教育,才是善的教育,才是美的教育,才是充满感情之暖和理性之光的教育。这些年,我们的基础教育,有好的经验,最好的经验,就是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些年,我们的基础教育,也有痛的教训,最沉痛的教训,就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不健康不快乐。好的经验需要总结推广,痛的教训更需要深刻反思。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时代和社会向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快速发展、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氛围,成为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面前的考题。在这样的背景和语境下,我们今天来研讨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具有特殊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光明日报作为一张中共中央主办主管的全国性、综合性报纸,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以思想文化为宣传报道特色。教育界是知识分子最集中的领域,也是培养未来知识分子的领域,所以,教育报道历来都是光明日报的宣传报道重点。创刊62年来,光明日报一直与教育界保持着亲密关系和良好合作,光明日报最大的读者群在教育界,最大的作者群在教育界,最大的报道资源也在教育界。近年来,在做好教育报道的同时,我们还坚持开门办报,主动参与教育界的各种活动。今年,我们就与教育界合作举办了近十次重要活动,这次“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是我们今年与教育界合作的精彩收官。今后,我们将以更积极的态度,更充沛的感情,更出色的工作,进一步做好教育报道,我们也将在更高的起点、更大的平台上,进一步加强与教育界的合作,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起跑线”在哪里?
吴建民(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国驻法大使):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近些年来,青少年教育方面一个十分时髦的说法。起跑线在什么地方?是中学、小学、还是幼儿园?谁也说不清楚。但总的趋势是愈来愈往前提,甚至认为在娘胎里就是起跑线。
社会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人的爱好也是多种多样的。让孩子都去追求一个目标,这是违反社会的需求和人的本性的。目前,各种培训班、过重的作业把孩子们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做法究竟能不能培养出人才?
教育是有自身规律的。一个人的成长,在不同的年龄段,做不同的事情,这也是自然规律。违背了是不行的。在青少年时代,该玩就玩,在长身体的阶段,就应该注意体育运动。
1918年鲁迅先生撰写了《狂人日记》,揭露了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连小孩也不放过,最后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今天,我也想在这个论坛上大声疾呼:为了中国的未来,救救孩子!
顺其天性 因材施教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不少家长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其一是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二是只重视孩子知识的增长,忽视人格的培养。其实,幼儿时期儿童的可塑性最大,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德可以受用一辈子。其三是认为学习越多越好,练习越多越好,其实,学习是有规律的,有方法的。关键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能够理解学习的基本概念。其四是认为高学历就是人才。其五是对学生越严厉越好,有些父母常常引用我国传统的老话:“不打不成器”、“棒子底下出孝子”等,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这是封建社会说的话,现在是民主时代,棒子底下只能培养奴才,不能培养人才。
我建议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需要,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特点,并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因势利导,顺其天性,因材施教。对孩子既不溺爱,也不苛刻。要了解孩子,就要善于倾听,经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培养他(她)自主、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引导他(她)读书、学习,对事物的兴趣和爱好,锻炼他(她)勇于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有了这些习惯与品质,他(她)就能自由地发展,将来自然会有幸福的人生。
李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孩子成长的规律可以浓缩在一个最简单、却也最意味深长的字上:人。认知发展,可以看作是“人”字的左撇;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也可以称之为非认知发展,可以看作是“人”字的右捺。一撇一捺,组合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字。
从“人”字的结构,我们浓缩出孩子成长的规律。如果按这些规律而行,我们不难想象,孩子的生命体验必须是丰富多彩的。无论思考还是交往,都有成败或者被接纳、被拒绝的结果。不同的结果背后就会随之而来不同的生命体验。孩子的健康发展必须以自我发展能力为基础,而自我发展能力必须在真实的世界中培养,必须让孩子在真实的环境中面对真实,体验真实,拥抱真实。
尼克·博利(北京乐成国际学校校长)
大家彼此间所见所思与你我并没有太大差别。在我们眼里课堂是个单调而乏味的地方,但至少学习的经验与现实的生活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虽然乏味,但还能忍受,因为我们不知道教育还别有洞天。
今天的孩子则不同。他们思维比我们敏捷,他们可以同时完成几件事,就连他们大脑的结构也随着他们神经网络系统与各种电子技术的共生关系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对社会而言,孩子们面临一个对于我们的经验而言难以想像的未来世界。我们对未来无法做出更多的预测,面对瞬息万变的现实,孩子们必须做好准备。
减负,需要集体行动
王湛(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观念,现实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人们的教育行为。
家长感到焦虑困惑、学校感到无奈。许多校长、教师违心地做着给学生加压的事情,明知道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可是在各种力量的驱动和迫使下,又不能不做。这种困惑无奈是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放松和放弃。
有一点我们应该予以高度关注,这就是如何让广大教师能健康快乐地工作和生活。如果教师不能健康快乐地工作和生活,孩子们很难做到健康快乐地成长。现在中小学教师的收入、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面临的工作、专业发展和生活方面的多重压力,对他们的职场生活状态、身心健康都会产生影响。只有让党和政府尊师重教的各项关怀更好地落实到每一个教师身上,给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和生活更多的关爱,从而让他们身心健康,工作生活得健康快乐,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朱慕菊(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
教育已成为逐利的工具,人们忘了教育的本源。
学生的焦虑情绪、压力感、不自信、内部动机薄弱都正在影响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影响他们对终身学习的向往。
改善中小学生教育环境,政府大有作为。2001年-2011年,教育部组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深刻、最大规模、历时最长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面临的挑战最大,取得了突破性的、本质的进展。但同时,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课程改革也面临着难以逾越的体制性障碍,一线教师们说,我们在戴着镣铐跳舞!
刘希平(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我们的人才观有偏差,“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这些延续了千年的人才观至今仍影响着整个社会。我们的用人制度有偏差,招工用人过于看重学历文凭,甚至演绎到要看学生毕业的学校。我们的评价标准有偏差,人们评价教育、评价学校、评价学生往往看的就是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只要考试成绩好和升学率高就是好教育,就是好学校,就是好学生。
解决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首先需要教育系统自身努力,包括深化认识、更新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最为重要的是行动,特别是集体一致的“裁军”行动。现行的高考制度,决定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只有大家一起行动,一起坚持,才可能真正迈出步子。
刘彭芝(人大附中校长):
要有好的教育理念,让校园充满爱与尊重。要有好的教师,既有学识魅力,又有人格魅力。要有好的办学条件,必要而不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