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文化新气象12

    走过大王镇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13日   04 版)

        早就听说山东广饶有个大王镇,那里诞生了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珍藏了全国最早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它没有资源,没有港口,甚至连铁路都不通,然而却是全国百强镇。这个小镇靠什么成为齐鲁第一镇?

        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决定去那里看一看。

        “刘集人个个能当红色解说员”

        走进刘集,一座褐红色的高大建筑屹立村子中央,在一排排整洁干净的红瓦民居衬托下格外庄严。原来,这是大王镇正在兴建的“共产党宣言纪念馆”。

        在刘集社区革命传统教育展厅,23岁的讲解员宫雪讲刘集、说刘集,头头是道,我们夸她讲得好,她却说:“刘集人个个能当红色解说员!”刘集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承红色文化的村风让她受到很大震动。“我在刘集工作后才感到,大王人、刘集人说的、干的,都透着集体的意识、精神的力量,一点儿没有那种赚了钱之后的俗气。”

        富裕的刘集人忘不了他们的红色根,随着村里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建起了刘集社区服务中心、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共产党宣言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设施。

        “家再小,账也得清清楚楚”

        走进南陈官村的支部大院,“好大一棵柳树!”我们不禁发出感慨。村支书陈曰光笑着说:“这可是棵远近闻名的树,村里的村民大会就在树下召开。”

        老陈告诉我们,村里不仅有村民大会,他们的阳光村务制度内容还多着呢。说着就拉着我们来到院子外面的党务、政务、财务公开栏旁:“俺们村是个小村,可家再小,账也得清清楚楚。以前就因为账目不清楚,村民和干部总是隔着一层,村里要办个集体的事儿,大家都不支持。咋把人心拢到一起呢?后来,我们搞了意见箱、公开栏、村民理财小组、村民大会,还发给村民每人一张当月明细账的‘明白纸’。慢慢的,村民和干部的心就近了,这集体的事儿也就越来越好办咧!”

        “孝敬老人是天大的事”

        我们来到后屯村,找了半天没找到支部,原来支部就建在村里的文化大院。好一个文化大院!图书馆、网络阅览室、健身房、书画室样样齐全。大院中央,两个标准门球场上,十几位老人正兴致勃勃地边打边唠。

        徐春生老汉今年已经74岁了,可打起球来一点儿不含糊,精神格外好。“村里、镇上都把俺们老年人放在心上,每月都发着补贴。这不,村里刚给俺们发了油、大米、白面。”村主任徐春胜笑着接茬说:“今年过老人节,我们请了剧团来唱戏,加上发东西,一共花了10万多元,村里拿一部分,村里和镇上的企业、个人再捐一部分。”

        在村文化广场的一面墙上,张贴着今年为老人节捐款的光荣榜。“俺村从2000年起就建起了老人节”,徐春胜自豪地说,“孝敬老人是天大的事!”(本报记者 薄洁萍 吕 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