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翻译可有“快餐”但不可“快餐化”

    李景端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13日   13 版)
    傅雷先生的译著信、达、雅三美兼擅,已成经典。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到翻译时说:一本书上了手,简直寝食不安,有时连睡觉也在梦中推敲字句。
    傅雷先生的译著手稿《都尔的本堂神甫》

        当今社会,各式快餐文化频频亮相,大有令人目不暇接之势。没想到,这股时潮很快也传到了翻译领域。近来,译坛出现了从美国“众包”(crowdsourcing)工作方法,移植过来的一种翻译模式,即通过互联网海选译者,再由多人以最短时间合作翻译一本书。最早采用这种模式的翻译书,是新星出版社2010年底出版的《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七百多页的厚书,十几个人用一个半月就译完,比这更快的布什回忆录《抉择时刻》,6个人仅20天就译完。现在沿用这种模式的翻译书还有:中信版《曼德拉自传》、《哈姆雷特的黑莓》,中青版《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一封信》,少儿版《不列颠百科儿童发现丛书》等等。最引人瞩目的大概就是刚出版的《乔布斯传》。该书出版方先是从四百名网上应征者当中,选出5名译者分工自译,然后找人通校,在不到一个月之内,就完成了五十万字中文本的翻译。

        上述用“众包”模式翻译出版的书,速度快,效率高,有些还实现了与原文版本同时间上市。这种翻译模式,似可称之为快餐翻译。一项新事物出现,总会有不同的反响。现在有些人在文化领域也推崇所谓“蜂群智慧”,以多人集约求速度。从一年多时间里,以快餐方式速成的翻译书就多达上百种来看,足见这种理念多么受人青睐。不过质疑的声音也不少。就以中文本《乔布斯传》来说,由于翻译匆促,加上对多位译者彼此实行保密,互相不认识、不交流,以致才上市不久,就招来不少对其翻译质量的批评。许多人认为,译者缺乏美国生活体验,不了解时空背景及语境,不懂美国俚语及作者意有所指的幽默,不理解美国当时的政治语言,不熟悉苹果公司发展的经历,以致“翻译太烂”,“文字拗口”。有的说,“看原文感动不已,读中文情趣索然”;也有的说,“就像白开水,毫无文字美感”。不少人对书中乔布斯那封情书的中译尤其不满,认为译得太乏味。译言网为此还开展了“线上挑错”活动,不到一个月,发帖挑错的就有上百条。对该书翻译质量的这些微词,连出版方也承认难免粗糙,表示有待重印时加以改进。

        尽管对这种“众包”式快餐翻译见仁见智,但它毕竟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存在。在当今追逐效率和提倡多元的时代,出现一种速成翻译,既有来自网络、志愿参与分译的译者,又有追求快速获取信息、乐于接受快餐文化的消费者,对传播文化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那么,自然应当容许这种翻译模式的存在,就像人们在享用烹饪正餐的同时,也应该允许甚至需要盒饭和快餐,以便满足不同的需要。

        容许翻译有快餐,并不表明在翻译领域,应鼓励采用“众包”这种速成翻译模式。相反,出于快餐翻译本身的局限性,它只适合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使用,绝不宜无区别地广泛推广。为了确保翻译质量,有必要吁请译界拒绝翻译快餐化。

        翻译作为一门学科,它不是一种可以轻易复制的技术,而是需要不断变化出新的学术与艺术。为此当然需要严谨、考查与耐心,而不是相反。人们常说脑力劳动快工难出细活,这话是有道理的。翻译是转换不同文字的智力劳动,要实现它的认知飞跃,需要经历理解、思考、选择、表达等系列的思维过程。迄今为止,已有的机器翻译或电子翻译,尽管速度快了,但一直只能机械地处理文字对应的转换,无法体现翻译过程中人的思维逻辑。成熟的翻译家,正是不惜精力对译稿反复进行修改,才使自己的翻译思维逻辑得到充分体现,而做到这一点,当然需要时间和过程。这就是许多名著的诞生,无不需要好多年才能成功的原因。老一辈翻译名家“数年磨一剑”的事例,早已成为译坛佳话,就是当今不少译者,也都强调翻译不宜太快。如“辞海译丛”这套书的主要译者、著名逻辑学家康宏逵,在该丛书首发式上就坦言,他每翻译一本书,都要用时三至五年。中科院何祚庥院士在会上也强调,对西方科普作品,“翻译速度不能太快,要精心打磨。”可见,推行翻译快餐应该有所节制,这恐怕是学界许多人的共识。

        尤其在文学翻译领域,更不宜提倡采用“众包”速成法。因为文学翻译,是译者针对原作的一种再创作。无论主张“信达雅”、“神似”,或者秉持其他译论,都要求外语文学的译文,充分表达原作者的思想主题、艺术手法和写作风格。特别是西方现代派的作品,作者常常运用时空变幻、虚实交替、前后呼应等手法,刻意把作品的某些情节碎片化和朦胧化。有的把故事肢解,忽隐忽现,谜底费猜;有的古今穿越,因果颠倒,非连贯通读,难明其真相。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尤利西斯》了。萧乾在《尤利西斯》中文本序言中曾这样说:“乔伊斯好像把一张写就好的文稿故意撕得粉碎,抛撒出去让读者一一拾起来,自行拼凑。”比如,书中写年轻学生班农与“照相姑娘”米莉相识的故事。第一章只是偶然提到了有个叫班农的人;到了第四章,又从主人公布卢姆的信中,透露出女儿米莉就是“照相姑娘”;只是到了第十四章,经过几次辗转,才弄清班农与米莉的姻缘。只孤立看各段的文字,根本看不出故事的脉络。类似这种现象,在外国现代派作品中时常可见。倘若是多人分头翻译,难免出现因前后隔裂造成误判,即使靠通校补救,也会因为不同译者对各段文字的不同理解,而对情节的认识产生差别,这样,很可能会削弱乃至伤害了原作的完美。由此可见,以快餐方式出版文学翻译作品,更是不可取的。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