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有关人士热议胡锦涛主席重要讲话

    努力实现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12日   01 版)

        本报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李慧)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中国将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质量,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胡锦涛主席的这一论断,在社会各界中引起热烈反响。

        专家们指出,胡锦涛主席对于入世10年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绩作出了新的概括,对于当前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形势和格局进行了新的总结,对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如何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和未来,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的角度,指出了中国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历史必然,充分体现了中央谋划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球视野。

        “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立的概念。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指出,开放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的不同在于,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开放型经济则以降低关税壁垒和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各国的主流选择。李伟指出,入世10年来,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格局。当前,我国商品、资本、信息、管理等要素跨境流动规模巨大,企业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日趋活跃;能源、主要矿产资源和许多商品的进口明显增加,经济总量中的国际因素已经占有较大份额。“这进一步说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发展开放型经济中蕴含着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与10年前加入世贸组织时相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正面临一系列新变化、新特点、新挑战。对此,有关专家指出: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更加深化,但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因素有所增多;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中传统的劳动力等比较优势正在削弱,土地、淡水和能矿等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十分迫切。因此,面对对外开放面临的新特点和新变化,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薛荣久说: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开放,包括沿海开放、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另一方面也要求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在开放型经济中,我们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认为,在贸易量不断扩大的同时,贸易的内容和实质也应该升级和改变。要在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的同时,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

        “要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继续完善市场体系,同时进行社会建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军红认为,在对外开放中,还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此外,要因地制宜制订不同地区的对外开放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鼓励东部地区发挥信息、人才、区位等优势,推动对外开放向集约化开放转型,加快提升东部地区参与全球分工的层次;鼓励西部地区以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为契机,突出地域开放特色,打造新的开放增长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