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专家视点

    高职英语要顺势改革

    杨新焕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12日   16 版)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职业大学和职工大学以及后来的“三教统筹”(即普教、职教、成教协调发展)办高职,进入21世纪又大力推进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十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并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

        个性化多元化要求突出

        与此同步,英语教学也经历了数次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从1980年制定的《英语教学大纲》到2004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已多次修订,大学英语正进入一个重要转型时期,由原来的统一化和规范化朝着个性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体现出很强的“复合性”特点。具体到英语课程,《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要“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应结合专业学习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彰显出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英语课程个性化多元化要求更突出。

        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虽在不断寻求改革,然在高等教育已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机制、多种模式的形势下,其教学方法改革大都依然停留在“寻求教学手段多样化”、“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丰富课堂活动”、“改进考核方式”等常规手段层面。

        教师应与时俱进

        经过数次修订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尤其现行《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向教师提出新标准,其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知识结构受到挑战。面对挑战,外语教师除专业知识外还需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新理论新知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才能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培养自身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主因有三:其一,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本身承载着非常广泛的知识与信息。教师则只有做到“通才”与“杂家”才能适应学科特点。其二,不进则退。因为教师的教学知识不可能和关于学习的信念分离出来,他们怎样理解学习、对待学习将深深影响他们的课堂行为与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其三,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学生、教师、任务、环境等。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交往日趋密切、对高职教育提出新的培养目标的形势下,虽已进行过多种改革教学方法的探索,但如何打破传统模式,比如教师与学生互动、沟通模式,让教师、学生、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结合在一起产生最好的教育成效更是教师应探讨的重要课题,不能只停留在某一种方法的尝试或对某一种不利因素的改观上。

        依据培养目标拓展教材

        现行高职英语教材已有多种版本,许多高职院校也开发了一些新的英语教材,但大部分只是围绕基础语言能力培养而编写,没有充分体现高职特点,基本上没有与行业英语或专业英语衔接,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开设专业英语,这十分不利于实现《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的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客观规律讲,教材永远是滞后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与潜质挖掘虽然同样由文化课来承担,但其动手能力与运用能力离不开行业实践。信息时代的教师与学生都在不断的重新建构自己的认识方法,建构对各种事物和观点的理解,师生教与学的行为都不可能成为例外。教师要打破固有认识,即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不是全部教学内容,而且《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更提出“各校在教学中应考虑安排一定的跨文化交际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因此,在教材开发与利用上,教师应注重基础技能培养与行业英语(或专业英语)分层次逐步靠拢与衔接,如教材上没有现成的与行业直接挂钩的内容,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与将来的就业为本位,通过自己刻意的观察、收集、整理分步骤进行合乎逻辑的补充与联系。简言之,教师应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选用教材为参考,对教材进行拓展与延伸。

        扭转社会价值取向

        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离不开职业教育,许多发达国家有相当比例的中学毕业生依据自己兴趣、爱好、特长直接进入职业院校接受职业教育,有些在读本科生与硕士生会同时选学一些职业教育课程。也就是说,当经济发展过一定阶段时将职业教育仅仅视为谋生手段是不够的。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职业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让生活更美好、让人生活得更有尊严。

        职业教育本身不同于学科教育,在尊重知识的同时劳动应受到同样尊重,承担着培养生产一线劳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也应受到与学科教育同等的重视。而社会价值取向的扭转如何才能实现呢?可以通过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了解、适应国际形势并对职业教育进行重新认识即可达成,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产物。职业教育不是“末流教育”,不会低人一等。将此列为改革高职英语教学的应对措施之一,其目的在于引起社会共鸣以及教师与学生理念、行为的根本改变,从而对其积极性与动机产生正面促进作用。教师重新认识了师生关系,突出了学生需求,学生便不再是学习的抵制者,而会变成合作伙伴或个人探索者,自主制定计划、决定学习,进而实现目标。

        从教师、教材到社会进行观念上全面革新,面对大问题只要业界能从小处着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