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凝练主题 真情奉献

    作者:彭 辉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1日 06版)

        中国教育电视台制作的《科学家的故事》,并不是要简单进行人物生平介绍,而是要把它打造成励志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人物纪录片。要在短短的45分钟里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展示科学家崇高的个人魅力,需要对人物事迹进行取舍并提炼主题。我在承担《邓稼先》这一集任务的时候,经过与项目管理组的反复研究,决定用“为了它,就是死了也值得”的主题,集中表现邓稼先同志为“两弹一星”事业隐姓埋名28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为了拍摄《邓稼先》这一集,我们摄制组携带15米摇臂、轨道,先后奔赴四川、青海、新疆、北京,行程八千多公里,在严格遵守国防保密条约的前提下,拍摄了一千多分钟珍贵的影像素材。

        青海“221基地”是中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主要基地,地处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摄制组冒着刺骨的风雪,连续十天在广袤无垠的“221基地”艰苦拍摄。剧组成员多人出现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

        但想想,能有机会这样去接触一位陌生的人物,不正是纪录片的魅力吗?

        首先,对于邓稼先的科研、生活,相关文献甚少,几乎还是停留在20年前的一些素材上。但是,我们希望看到一位有血有肉的科学家形象,他对科研的热爱和对祖国的忠诚应该是隐含在对家庭的愧疚之中,隐含在得与失之间的艰难抉择。

        其次,邓稼先“隐姓埋名”、“攻坚计算”、“核弹事故”等片断,都没有视频资料,那么如何做到让受众有真实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只有诚实记录,才可令人感动,才能使观众接受他们,使其成为观众心中的楷模,这是我们最希望在《邓稼先》里表达的意图。

        幸运的是,我们联系上了邓稼先生前工作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更令人兴奋的是我们联系上了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我很想从这位老人身上找到邓稼先那崇高又充满人性的身影。

        通过许鹿希的回忆,我们真实重现了邓稼先从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的人毅然决然做到隐姓埋名、离开家人、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与艰苦去发展“两弹一星”的感人情节。

        我想,在那个年代,邓稼先无需再多说什么,有“为了它,就是死了也值得”这么一句豪气万丈的誓言,许鹿希也就明白丈夫将要面临一个什么样的严峻考验。作为妻子,她也只能默默支持,承担起照顾两位多病老人以及两个孩子的家庭重任。而我能做的就是为观众还原一个真实的邓稼先,让每一个人被邓稼先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所感动和激励。这次创作,从情节的展示到语言的表述,对我深有启发。我不仅被邓稼先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所感染,同时,也做到了用科学的态度讲好科学家的故事。

        (作者为国家一级导演 成都电视台专家工作室专家)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