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文化强市百城行(16)

    晋城:从“挖煤”到“挖文化”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1日 04版)
    文化产品吸引市民目光
    晋城棋子山国际围棋文化节

        ■晋城市委书记张茂才: 文化和旅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走特色文化之路。

        ■晋城市市长王清宪: 通过文化产业,实现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

        主持人语

        产业从挖煤到挖文化,产品从初级化到高端化,人员从事业型到企业型——山西晋城市把文化产业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文化产业迅猛崛起,如灿烂星光闪耀在太行之巅。

        ——栏目主持人 杨 亮

        从“资源牌”到“文化牌”

        晋城市煤炭资源丰富,但也带来产业结构单一,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晋城发挥煤炭资金优势,大打“文化牌”,从“挖煤”转向“挖文化”。阳城县皇城村原来以挖煤为主,但如今取而代之的却是皇城相府景区现代气派的大型文化演出、恢弘的古典官宦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会表演等文化景观和文化产业的崛起。

        尝到文化产业甜头的皇城人不再满足自身的发展,又把文化攻略的目标指向更广阔的区域,整合了九女仙湖和相临的头南村等文化资源,把沁河流域的古城堡群列入整合计划;还引进生态农业技术,把古堡文化与生态文化融为一体,成功打造了国家5A级景区,成为国家文化发展示范基地,走出一条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之路。

        众多煤炭企业把转型目光锁定在文化旅游开发。据统计,全市煤炭企业直接投入文化产业的资金有33.5亿多元,改造重点景区景点9处,成功开发出国家4A级以上景区5个。泽州县三八煤矿投资2亿多元,打造了中国赏月名山珏山景区;阳城县竹林山煤矿全力打造蟒河景区获得成功;兰花集团投资王莽岭,使“王莽风光甲天下”,叫响了“中国晋城太行山国际旅游文化节”这一文化品牌。2011年“十一”黄金周,全市景区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3%、21.83%。

        从“初级化”到“产业化”

        晋城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文化底蕴深厚。不仅现存宋金以前地面结构古建筑规模居全国之冠,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称,而且陶瓷、丝绸、剪纸的传统文化工艺也很丰富。但与传统煤矿产业相比规模偏小,多处于初级化阶段。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该市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贷款贴息、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形式扶持重点文化产业;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鉴定《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相关协议》。搭建创意研发平台,由政府推动组建了聚鑫古文化旅游品研发中心;以企业为主,联合北大、清华等高校,成立了陶瓷琉璃、玻璃工艺、潞绸艺术品研发中心,有效推动各类要素向文化产业集聚。

        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用现代工艺打造传统文化产业。高平神农陶业、阳城月亮湾琉璃采用现代烧制工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工艺水平;飞点儿公司引进新材料,自主研发磁性剪纸技术获得18项国家专利,拓展加盟店200多个。把科技融入文化创意设计,促进文化产业融合。九州玻璃制品公司把“白马”文化融入玻璃制品工艺,开发出“马上平安”主题玻璃工艺品;侨枫陶瓷结合当地风景名胜等文化元素开发出皇城相府、王莽岭、柳氏民居为景观的陶瓷制品;吉利尔公司的潞绸织品与文化创意巧妙结合,在第七届深圳文博会上一次性签约8500万元的订单。红萍服饰、晋氏织造等企业产品也因文化创意、文化元素的增加,拓宽了市场销路,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以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业态,古老神话、历史故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动漫产业异军突起。今年5月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的优秀国产动画片名单上《白马少年》赫然在列。这部以晋城历史传说——白马拖缰为题材,自行创作的首部动漫片《白马少年》现已闪亮荧屏;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博览会上,泽州县与央视动画公司签订500集天文神话动画《二十八宿传奇》制作项目,其中《大耳朵爷爷历险记》获得2011山西省原创动漫大赛最佳动画片长片奖。

        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文化产业单位1231家,其中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654家,超亿元的3家,固定资产超亿元的5家。

        从“事业型”到“企业型”

        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晋城市宣传文化部门大胆创新,推动“事业型”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

        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该市大胆探索,采用国有独资、股份合作、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推动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全市12家国有文艺演出团体、6家电影公司全部改制为国有独资文化企业。高平市科兴集团兼并高平市文工团,破除了演艺团体资金来源狭窄,经营模式简单的发展瓶颈,注入无限生机。前不久,该团受邀参加第七届中国曲艺节文艺演出;通过组建文广新局,成立文化综合执法机构,建立文化管理新体制,实现了从“办文化”到“管文化”的转变。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不仅使“事业型”文化单位实现了“解锁”、“松绑”,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产业项目入驻晋城。中国动漫集团计划投资6亿元在晋城兴建“孙悟空迷你乐园”动漫基地;上海任阳公司将投资3.5亿多元开发白马寺山森林公园太行明珠游乐城项目。

        按照《晋城市“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晋城市文化产业将围绕“两地六业”即全国优秀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旅游产品集散地及文化旅游业、工艺美术品业、新闻影视业、印刷发行业、演艺娱乐业、广告会展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做大文化产业。重点实施了“1233”文化产业工程,即到2015年重点建设10个、20个、30个、30个年营业收入分别达5亿元、1亿元、5000万元、2000万元的文化企业。目前全市互动电视改造、星美加盟院线等5个技改项目已经完成;王莽岭书画写生基地、黑陶工艺技改、重点景区特色商店、景潮精包装印刷基地等15个新建和改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90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年营业收入将超过百亿元。

        本栏照片提供:李建斌

        (本报记者 李建斌 本报通讯员 李东平 张向东)

        专家点评

        山西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秘书长卢瑜

        研究晋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轨迹,有两点对各地有较大的启示。一是认识高。不错,晋城有煤,而且是得天独厚的兰花煤,但煤有挖完的时候,而文化却会越挖越亮丽。晋城市未雨绸缪,在煤盛极的时候,就找替代产业,而且是永远亮丽的替代产业——文化产业,显示了不同凡响的远见卓识。二是起点高。高在不是做一般的文化产业,而是通过科技创新,做高端化的文化产业。这就使晋城的文化产业一开始就占领了某方面文化产业的制高点,不仅引领了全国某方面的文化产业,而且使自己的文化产业人有我优,有很强的竞争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