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在日本体验地震科普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10日   05 版)
    日本地震馆展台

        参加国务院新闻办青年媒体工作者代表团到日本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地震。感觉好像突然血压低,头晕得厉害,脚底下摇摇晃晃站不稳。“地震!”相比我们的惊讶,宾馆负责引导宾客的服务员依然笑得从容淡定:“没关系,电梯还在运行,这样轻微的地震没什么关系。请上电梯。”

        日本是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据说平均每天都要发生三、四次有感地震。如何预防地震、震中怎样避险、灾后如何有效率地开展自救和互相救助——这些知识和技能已经渗入日本国民的生活中,成为一种常识和习惯。在东京目黑区地震学习馆,记者亲身体验了广泛而有效率的科普是如何展开的。

        地震馆建在居民区中,是一栋四层的建筑,前面是停车场。与周围狭窄拥挤的民居相比,地震馆算得上是“雄伟”的建筑了。地震馆的负责人、区公所防灾课的志田正司接待了我们。他说:“在东京有17个不同级别的体验馆,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体会和学习如何应对地震。”

        展馆的第一层介绍了地震的一些基本知识,最引人注目的是三棵树木盆栽,宽大肥厚的绿叶煞是惹人喜爱。“在日本,我们叫它山桃树,在中国叫杨梅树。日本的道路、民居之间距离狭窄,我们把这种树种在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可以防止地震后火灾扩大。”志田正司解释说,为了防震,日本民居多是木质结构,因此震后防火是第一位的。“根据科学验证,树叶越宽大的树木,越能吸收热能,因此种植这种树木能够起到防止地震后火灾扩大的作用。同时,在人口拥挤的都市也能起到见缝插针的绿化作用。”

        “要想感受地震?那么请随我到地下一层。”志田正司将我们带到一个巨大的金属圆盘旁边,圆盘的一层是电视背景墙。“这是一个地震体验设施,能够模拟1到7级地震,电视屏幕上还会播放震中的情景。”志田正司说:“首先请大家体会在家中遇到地震的情景,震级大概是4级。”脚下的圆盘开始震动,但还能站立。屏幕上,“家里”的书架眼看着倾倒下来,砸碎了窗户,玻璃碎片四溅飞落。“这一个环节是让大家体会到在地震中,在未固定的家具附近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不能将其放置在玻璃附近。”

        “下面我们要体验的是户外发生地震的情形,震级大概是5级左右。”脚下震动得更厉害了,已经很难自主站立,更别说行走。广告牌、花盆掉落下来,有些建筑物明显在摇晃,“这是要告诉大家,如果在户外遇到地震,千万不要靠近建筑物避险。”我们边体验,志田正司边解说:“最后请大家体验16年前阪神大地震的情况,震级大概是7级。”“大地”震颤着,即使抓着栏杆,站立也变得非常困难,好多人不由自主坐了下来。

        “有了这样的体验,再进行避震讲解,大家就更容易接受了。”志田正司说。在展馆内,公众可以了解到家中必须常备3天用的水和食物、安全帽和充满电的手电筒;能够尝试怎样正确使用灭火器;还可以了解到在拥有22万人口的目黑地区,有40个避难所可供震后使用,每隔二、三公里就有一个。“根据统计,最有效的救助来自与居民互助。我们将地震时商店主应该如何做,家庭主妇应该如何应对,小学生、上班族、老人应该做什么都制作了卡通告示牌和有声讲解,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志田正司说,地震体验馆免费对公众开放,他所在的目黑地震体验馆每年大概要接待1.5万人次参观。就在我们要告别的时候,一位妈妈带着5岁的小女儿进馆参观。即使只有两位参观者,接待人员也毫不怠慢。“这已经是第二次带着我的孩子来了,她已经知道遇到地震应该马上躲进桌子下,还会提醒我要准备水和饼干。灾难不可预料,我希望这能让我的孩子躲过灾难。” 

        (本报记者  齐 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