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09日 星期五

    前不久,教育部出台规定,提出“高校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一石激起千层浪。

    “招生与就业率挂钩”引热议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09日   05 版)
    CFP

        受访人

        安 心(西北师范大学高教所所长、教授)

        王振洪(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研究员)

        乔锦忠(北京师范大学高教所副教授)

        防止高等教育沦为“精神退化的制器工厂”

        记者:就业率是在上个世纪末大学扩招后,大量毕业生走向社会,引发激烈的就业竞争后,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渐渐也成为考量大学办学水平的一项指标。但在人文精神日渐得到重视,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新教育理念确立的今天,该如何看待拿“就业率”作为高校办学质量的衡量标准?

        安心:此次教育部推出的依靠就业率为参照的“专业淘汰制”,不分层次、学科门类、专业类别,以及不考虑行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对其遏制高校乱设专业以及解决专业膨胀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有不同意见。

        我们知道高等教育效果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专业设置联系着社会行业结构的稳定,对市场稳定、人才结构调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一书中谈到:“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高等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也要对受教育者个体进行关注。这两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的完美融合,才能真正形成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离开了培养人的活动,高等教育的一切工具目的也将会变得没有意义。重视高等教育的价值理性,可以防止高等教育沦为“精神退化的制器工厂”。我们常说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灯塔、航标和良心,高等教育已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轴心,是社会发展的“加油站”、“智力库”,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的基础性支撑和保障。将中国高等教育引向何方去?这不仅仅是实践问题,更是重大而深远的理论问题。

        记者:有人认为,教育部此次出台的专业设置与就业率挂钩的政策,尽管设计者的初衷是力图通过这种挂钩方式提升我国大学的办学水平,可惜未能找准突破口。

        安心:质量才是衡量和评价大学办学水平的试金石。与其将就业率与专业设置挂钩,不如以教育质量衡量其发展和建设的水平更为准确和妥帖。不可否认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强化了所谓“职业培训所”的功能,但培养健全人格、相互合作等团队精神仍是不可或缺的。

        所谓的“热门”、“冷门”是有阶段性的

        记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确实存在。这些年,伴随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变,学校数以百万计的生源扩张之后,经过数年教育,这些学生的数量开始每年以庞大的数量向就业市场释放着。而就业市场有限的空间,加之社会分工精细化,造成了一些专业学习忽冷忽热,市场需求也随着经济杠杆的调控,起伏不定。特别是扩招人数的剧增客观造成的教育过度和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使得大学生就业遇到很大的困难和障碍。有没有具体的建议?

        王振洪:应该说,高职教育和现在的地方应用本科学校的价值都在于“经世致用”。客观地讲,就业率的高低就体现了学校的生命力。现在地方本科与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都是以就业为主,但理想的就业率来自我们的办学质量。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看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是否与区域产业结构相符合,能否紧跟区域产业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跑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前;二是看专业建设的能力与水平是否与区域技术发展和进步相匹配,毕业生的知识、技能、态度能否满足产业的现实性需求,同时具备学习提升能力。所以,我们说高校最大的品牌效应和竞争力取决于学校培养的毕业生。

        从这些年的实际和统计报表可以看出,传统的计算机、生物技术、国际贸易等多年来最受高考考生青睐的专业,都出现了毕业生“滞销”现象。而农业类专业、化工类专业等普遍被认为是冷门专业的,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我认为,所谓的热门、冷门是具有阶段性的,与国家宏观政策特别是一个区域的产业调整、就业市场变化密切相关。

        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是一对互为促进、互为作用的社会要素,高职院校只有坚持开门办学,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加深校企合作层次,才能保持相互匹配。一般本科院校也是如此。

        理性客观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

        记者:《中国高等教育》杂志总编辑陈浩在他的一本新著《微言大义评高教》指出,现实中,许多高校,特别是新建地方高校,仍以学科专业是否齐全为重要追求目标,以新增加了多少个学科或专业为夸耀业绩。结果导致教育同质化、办学低水平的重复。现在毕业生就业难,也反映出高等教育质量的某些问题。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优化结构是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前提。他提出,让大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学可自强、学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发展的潜力。他呼吁我们的大学不能成为麻木不仁的“橡皮人”。

        乔锦忠:我认为,此次教育部推出的以就业率论“英雄”的举措显然过于简单。它首先忽略了高校的层次性和专业的多样性,对所有高校全部专业同等对待。

        就业率不能作为决定专业是否存续的唯一标准。即使是职业技术学院也离不开丰厚的人文、艺术等专业知识的积淀。

        根据预测,“十二五”期间,城镇平均每年需安排的就业劳动力约为2500万人,而平均每年能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仅约为1200万个,每年的岗位缺口大约为1300万个。按照高、中、低人才1:3:6的结构进行推算,适合大学毕业生的高级和中级的岗位每年只能有480万个。而2012年毕业的普通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的数量约为680万人。

        就业难的原因一是结构失衡,热门专业的报考人数过多,导致就业形势恶化;二是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用人单位的条件苛刻、人才高消费等导致应届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所以,我认为,高校就业率的高低不单是教育培养的问题。如果单纯把板子打在学校身上,并不妥当。

        (本报记者 朱振国)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