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南儋州12月6日电(记者王晓樱、魏月蘅 通讯员林红生)“这就是橡胶组培苗,长到10公分左右就可以从试管里移栽到大棚,长到30公分就可以到地里定植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博士华玉伟指着试管里嫩绿可人的小树苗怜爱地说,眼里就像看着自己孩子般充满了柔情。
在面积不大的实验室,记者看到铁架上摆满了大小长度一致的试管。每一根试管里都长着一棵小小的橡胶苗,有的刚从胚芽抽出一小点嫩叶,有的已经长成有模有样的小树苗形状。这可是几代橡胶研究人员,历经近40年的研究成果——攻克了橡胶树自根幼态无性系繁殖效率低下的世界难题。橡胶组培苗大规模生产有望成为现实,由此将掀起橡胶生产种植材料上的一次革命,用组培苗取代芽接苗,再一次提高橡胶树的产量。
华玉伟介绍说:“橡胶树是多年生异花授粉植物,而且自交不孕。因此,试图通过多代自交方法培育纯系似乎不可能。种植橡胶树使用的树苗经历了实生苗和芽接苗两个时代。橡胶实生苗是指用橡胶种子播种萌芽,未经芽接而直接长大的植株。实生苗的优点是生长快,经济寿命长,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缺点是产量低,仅为芽接苗的三分之一。目前这种种植材料已经基本淘汰,生产上使用的种植材料大多是橡胶芽接苗,即以优良母树芽接繁殖初生代。芽接苗保持了母树干胶产量较高的特点,但也有其缺点:生长慢,经济寿命短,抗逆性差,适应性小等。”
如何找到有自己的根系,适应性强,抗性高,产量也高的橡胶种植材料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几代橡胶育种专家开始了探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植物组培技术迅猛发展,橡胶组织培养研究随之诞生。华玉伟说:“因为用组培方式获得的橡胶植株都有自己的根系,发育阶段均为幼态,又是无性系,所以统称为自根幼态无性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育种专家王泽云等,1977年获得了完整植株,并在1978年移栽成活。这是世界上第一批移栽成活的橡胶花药体细胞植株。此后几十年,专家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断有新的成果,但无法解决橡胶组培苗大规模生产的技术难题。
近年来,华玉伟和他的同事在前辈积累的大量资料和经验的基础上,从另一路径探索研究,终于让胚芽在短时间内可以克隆出大量橡胶苗。经过试种发现,克隆出的橡胶组培苗因为有自己的根系,又保证了遗传的一致性,所以比芽接苗抗风能力强,产量提高10%-30%,生长速度快10%-20%,也就是说橡胶苗定植后6年即可割胶,而芽接苗需要种植7-8年才能割胶。这就意味着,胶农种植组培苗可以减少生产投入,早日获得更多收益。
记者随研究人员来到种植大棚,看到从试管里移栽的橡胶苗长势良好,青翠欲滴,比另一旁的芽接苗植株整齐,挺拔有生机。橡胶研究所所长黄华孙说:“目前该研究成果正在进行技术熟化,我们已经在广东农垦和海南农垦的部分农场里,推广种植了700亩左右。如果今后有企业依托我们的技术进行工厂化生产,按照组培苗种植的橡胶树年增长10%测算,我国每年可增加干胶50多万吨,年产值增加7.5亿元以上。”